红十军团的结局堪称无比悲壮,主要领导及一万多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一人(参谋长)例外,带着几百人杀出了重围。

红十军团的前身是由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并而成的,原红七军团的主要领导是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红十军的主要领导是方志敏和刘畴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当时这样做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让红七军团插入敌人后方,有效的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打开局面。第二,希望红七军团能够开拓新局面,建立新苏区。

所以,红七军团的行动实际上是投石问路,中央对红七军团寄予厚望。

1934年7月,红七军团4000多人风尘仆仆的从福建连城赶往瑞金,经过短暂的休整,补充2000多新兵之后于7月7日正式出发,所有人都希望这支奇兵能够带来奇效。

然而,8月9日,红七军团攻打福州失利,损失惨重。国民党一下回过神来,看出了红军的意图,将大量兵力调回重新围堵中央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十军团成立后,一万多将士继续从赣东北苏区出发,北上抗日。此举引起了敌人的巨大恐慌,立即调集重兵围堵。

1934年10月,红十军团被国民党王耀武部重兵围困在赣东北怀玉山一带,敌人派出绝对优势兵力采用穿插分割的战术将红十军团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当时正值寒冬,红十军团缺衣少食,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

十九师师长(原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壮烈牺牲,年仅22岁;军团长刘畴西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半年后壮烈牺牲;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被围困在山中几个月,后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试图劝降方志敏,遭到严词拒绝,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37年,南方各省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而当初红十军团保留的火种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被授予大将,而且是十大大将之首,让人敬佩不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