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3日,东北解放军攻克锦州后,为了围歼黑山、大虎山一带的敌廖耀湘兵团,各部队撤离锦州市区待命,为辽西会战做准备。

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工兵营接到上级指示:派一个连在锦州东北方向抢架一座约50米长,能够通过载重车辆的木桥。

教导员张永顺、副营长刘汉章决定亲自带领三连来完成这个任务。

此时的辽西大地,寒风劲吹,气温下降,河面上已经结起了一层薄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工兵连队条件艰苦,还没有配备潜水胶衣。参加抢修的工兵战士,只好脱去棉裤站在冰冷的水里,四个人一组,抬着手动筑头打便桥列柱。

这一天,炮兵纵队的政委邱创成(新中国炮兵的奠基人和创建者之一,1955年中将)、副司令员匡裕民(1955年中将)路过这里,看到战士们站在结冰的水中抢修桥梁,便停下来看望工兵营的干部战士们。

副营长刘汉章向首长们汇报了抢修便桥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部队高昂的战斗情绪,邱创成和匡裕民非常高兴。但他们见到战士们在结冰的水中进行搭桥作业,心里又非常不安。

邱创成对刘汉章说:“在冰水中作业的同志要勤轮换,不要冻坏了。另外,你们可以搞几条棉被放在岸上,上了岸就在被子里暖暖身子。”

邱、匡二人看到有几名工兵战士手冻肿了,还有几名刚从结冰的水中上来的战士腿上被冰碴子划出一道道红印子,就充满关切地说道:“疼吧?大家赶快用酒精擦一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纷纷答道:“没事,我们不怕疼!”

匡裕民接着说:“你们搞些酒,下水作业前,喝上几口,加快血液循环,可以抗冻。”

刘汉章说:“司令部规定,部队执行任务时不能饮酒。”

邱创成为了让这些下属放宽心,当场作出指示:“别的部队不准喝酒,你们这支部队除外,可以破例喝酒。这个特殊情况我会向司令部汇报请示的,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了他又补充一句:“当然了,只能在的确有必要的时候才能喝酒,我相信你们有这个纪律性。”

他告诉随同来的人员说:“你们马上去告诉管理科,尽快设法给工兵营搞些酒来。”

他还不放心,又对刘汉章说:“你们自己也想办法搞些酒嘛!下水作业时让战士们喝点儿。”

几个在新立屯战斗中解放入伍的战士,亲眼看到炮纵首长关心、照顾战士的生动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我们在蒋军部队里,即使做梦,也做不出这样的梦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陆善清家境贫寒,一家人饱受地主的压榨和剥削,他是被蒋军抓去当兵的,旧社会的苦日子在他心灵上留下了痛苦的伤疤。

现在,当他亲眼看到纵队首长把每一个普通战士都如此关心、爱护时,感动得高声喊着:“坚决完成任务,提前把桥架起来,用实际行动回答首长的关怀!”

在邱创成和匡裕民离开后不到三个小时,炮纵管理科就派人给工兵三连送来了一些白酒。当时白酒并不容易搞到,炮纵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找了好几个兄弟部队,才借来了这些白酒,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的确像陆善清所表的决心那样,工兵连指战员们喝下了一些白酒、想起首长们的关怀,身上暖洋洋、心里热腾腾,个个士气高涨、干劲倍增。

结果工兵三连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就把桥架了起来,为大部队北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这样的事例,看上去只是辽沈战役甚至解放战争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然而正是无数这样令人感动的细节,成就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