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幽州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前线,这里就是一道屏障,保护着中原百姓。但是从五代之后,这片土地被北方的契丹所夺,没有了屏障,使得河北之地以及中原大地变得不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无论是后周政权还是后来的北宋,他们都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拱卫中原,然而并没有成功,最终造成幽云十六州被非汉人政权统治了长达数百年。

幽云十六州是如何被契丹拿去的呢?

因为五代这一乱世,政权更替频繁,当时的中原政权是后唐,其中有位大将名为石敬瑭。

石敬瑭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得力大将,因为勇武过人,深得李存勖的看重。然而,李存勖开始忌惮石敬瑭的岳父李嗣源,因为李嗣源的功劳实在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公元926年,李存勖因为内乱而亡,李嗣源威望最高,被拥立为新的皇帝,作为女婿的石敬瑭自然是水涨船高,手中拥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后来率军北上负责抵挡北方契丹。

公元933年,李嗣源离世,后唐再次爆发内乱,李从珂发动岐阳兵变,成功夺取皇位,石敬瑭在其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被李从珂封为太原节度使,负责北方的军政大权。

虽然石敬瑭帮助李从珂登上帝位,但是李从珂根本不信任石敬瑭,更是将其视作最大的威胁,想要将其调离北方。而石敬瑭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开始打算反叛后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光北方一地根本不足以与后唐举国之力对抗,因此石敬瑭勾结契丹,自认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献出。从此,中原的屏障就不再掌握在汉人政权的手中。

后来,中原政权变成了后周,在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就想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兴兵北上,因为病重,不得不终止这次北伐。

而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建立宋朝。但是无论中原是哪一个王朝,都明白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因此想要收回。只是赵匡胤还没有兴兵北上,就离奇去世,由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太宗想要做出一番功绩,因此必然需要收回幽云十六州。太平天国四年,赵光义御驾亲征,一举消灭北汉政权,此时的他已经飘了,因此想要趁着大胜之势,从契丹人手中夺回幽云十六州。如此一来,他赵光义就结束了唐末以来的乱世,完成了大一统。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在宋太宗的指挥下,宋军与契丹在高粱河畔爆发大战,而赵光义终究不是那个打仗的料,最终宋军大败,赵光义本人也身中一箭,直接架起一辆驴车逃跑。而这一跑,让赵光义从此有了一个“高梁河车神”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此次北伐没能夺回幽云十六州,但好歹消灭北汉,还是有着收货的,因此他还是心怀野心,要收回幽云十六州。

在等待7年后,北方的辽朝内部发生政权更替,辽景宗病逝,而辽圣宗还没长大成人,朝中大权掌握在萧太后手中。此时的宋太宗决定欺负孤儿寡母,派遣三路大军北伐。此次北伐,宋太宗虽然没有御驾亲征,但是给统兵大将布置阵图,让他可以起到远程操控战局的作用。

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如何是一个阵图可以完成的?不出所料,宋军再次失败。连续两次北伐失败,让宋太宗放弃夺回幽云十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宋真宗时期,宋朝与辽朝签订“澶渊之盟”,彻底停战,同时也将幽云十六州拱手让给辽朝。

所以说,开国之初无法夺回幽云十六州,那么后来的皇帝又如何有能力和魄力去夺回?因此,终宋朝一朝,都无法收回幽云十六州,完全可以说宋太宗在其中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