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酒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头羊,其核心产区的动作,代表着中国酒业的风向标。

前5月的酒市,依然遵循“弱复苏,强分化”规律,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市场变了,趋势变了,产区也要应时而动。川酒作为酒业领头羊,核心产区的动作无疑是行业关注的风向标。

在日前召开的四川省酒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宜宾、泸州、德阳、遂宁、成都五大产区(顺序依照大会发言顺序),都擘画了各自的“路线图”。

宜宾:千亿之上,迈向世界级产区

蜀酒浓无敌,宜宾占鳌头。

据五粮液2023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832.72亿元,同比增长12.58%;净利润302.11亿元,同比增长13.19%。五粮液的稳步增长,成为宜宾酒业持续前进的压舱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庆

宜宾市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在会上透露,2023年宜宾白酒产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白酒产业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将发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宜宾市委市政府已经做了多项工作:

在组织层面,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的白酒产业发展推进组,组建白酒产业发展专班,还成立市酒业发展局,整合归集一二三产涉酒职能职责;

在资源整合方面,组建了产业平台公司四川酒茶集团,整合宜宾乃至四川酒、茶优质资源,全力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和茶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更多的“川酒”“川茶”品牌;

在政策方面,宜宾把白酒产业放在全市四大主导产业的首位,出台《关于加快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和政策,全面扶持酒业发展;

在科研方面,依托大学城、科创城资源,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白酒学院”,在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赋能基酒品质和名酒产量双提升。

多措并举之下,宜宾已经形成“推进组+酒业局+专班+公司平台+产研机构”的工作格局,生产要素整合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推动宜宾白酒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

薛庆表示,宜宾将充分发挥五粮液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千亿级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1户,十亿级企业若干”的发展格局。

不光有目标,宜宾还撬动大量真金白银做项目。

5月初宜宾印发了《宜宾市2024年重点项目名单》(下称《名单》),确定重点项目515个,总投资7484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286.6亿元。

据云酒头条统计,《名单》中涉酒项目共16个,总投资194.31亿元,涵盖酿造、制曲、酒旅融合、包材、物流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宜宾的白酒产业链。

总体来看,宜宾已经初步建立起包含原粮种植、研发设计、生产储存、品牌包装、销售物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越来越完善的宜宾也认识到,产区之间正从过去侧重产能的竞争,升级到品牌价值、文化表现等多维度、立体化的竞争。

在此背景之下,宜宾将更注重打造产区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宜宾将持续通过承办“世界优质白酒产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参与川酒全国行、2023央视秋晚等重大活动,塑造“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和“中国酒都”的产区形象。

另一方面,宜宾还深挖白酒历史资源、链接人文旅游要素,实施“酒+N”发展战略,建设高品质酒庄、酒谷、专业街区等,推进酒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产区从酒业的营销时代,转向体验时代,进一步赋能产区品牌升维。

在四川省酒业协会以及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成立之际,薛庆表示,宜宾将在“一会一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以提升品牌价值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族群,突出高端市场,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向着3000亿元的营业收入目标迈进。

泸州:发挥“浓酱双优”产区优势

酒城泸州有两朵金花,长江边的是泸州老窖,赤水河畔的是郎酒。由北向南,构成了酒城的白酒产业地理,形成了浓香与酱香的交相辉映。

这里是全球唯一“浓酱双优”的产区。据泸州老窖2023年年报,去年泸州老窖营收302.33亿元,同比增长20.34%;净利润132.46亿元,同比增长27.79%。据渠道调研数据,2023年郎酒营收为220亿,年增速为10%。两大优等生,形成了酒城双壁,支撑了浓酱双优。

泸州不仅有两大龙头,还有仙潭、玉蝉、三溪3朵“川酒小金花”,川酒集团、巴蜀液等6户“原酒20强”,形成了龙头引领,腰部有力,产业链完整的白酒产业生态,可谓底蕴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洪波

泸州市委副书记何洪波在大会上透露,泸州自“十四五”以来,全市酒类产业营收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入库税金三年实现翻番;去年全市白酒产业在千亿规模之上,实现了营收增长10.8%,利润增长29.9%的高质量发展

同样是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泸州和宜宾的路径略有不同。

● 分类培养,项目为王。

自2019年成立全国首个酒业发展促进局以来,泸州每年整合5亿元财政资金以及土地、人才等优质资源,制定“高质量发展意见”“酒业十条”等政策措施,支持白酒产业发展。

此外,泸州还强化泸州老窖和郎酒的龙头支撑,推动仙潭、玉蝉、三溪三朵“川酒小金花”与川酒集团、巴蜀液等6户“原酒20强”持续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酒企142户、居全省第一。

除了提升原有产业发展质量,泸州还坚持项目为王,积极造新血,“十四五”以来,已有69个酒类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1879.3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茅溪天龙湾、茅溪酱酒九坝、茅溪天富、郎酒兼香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优质产能6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四个百亿级项目,都在泸州市古蔺县。古蔺也是本次大会上,唯一发言分享的县级产区。古蔺地处“中国酱香酒谷”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黄金双优区位,以不可复制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水资源和微生物成就全省唯一优质酱酒产区

古蔺县政府党组成员、古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学清出席在会上表示,古蔺将举全县之力高质量建设赤水河优质酱香酒谷。

● 科技支撑,强链补链,多元拓展。

泸州依靠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建成全国首个白酒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产区企业持续智改数转,提升了产业发展效率。

同时,泸州推动中国轻工工匠学院、中国酒业工匠学院、川酒学院建成开班,中国酱酒人才学院落户建设,培育国省级白酒专业人才近400人、位居行业第一

在强化科技,提升内功的同时,泸州还系统推进原粮、酿造、包装、检测、会展、金融、文旅等关联产业聚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白酒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不断释放。

另一方面,泸州还强化多元拓展,高质量举办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落户建设国际蒸馏酒品牌中心、入选“全国城市品牌十大创新案例”,持续提升产区影响力。

站在成绩之上,何洪波表示,泸州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酒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培育500亿级企业2户、300亿级企业1户、100亿级企业3—5户,打造世界级浓酱双优名酒产区。

德阳:发力酒旅融合

德阳不只有“唐时宫廷酒”,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金器等文物。他们凝望着远古的江流万里,传颂着古蜀的文脉绵延。

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体现着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德阳市罗江区的庞统祠墓,绵竹市境内的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三国文化遗迹,承载着德阳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里还有始于南齐,名满盛唐的“剑南烧春”(唯一被载于正史的大唐御酒),其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德阳绵竹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中国美酒名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凯

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在大会上揭开了德阳酒旅融合的家底和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活化酿酒文物。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酿酒遗址“天益老号”为重点,加快剑南老街的保护性改造升级,结合大唐国酒生态园、诸葛双忠祠、剑南春酒庄等特色文化项目,打造集酒文化旅游、酒文化知识传播、剑南春酒品牌塑造、酒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旅深度融合。以四川“三九大”旅游环线建设为主线,在国家AAAA级景区以及龙门山沿山旅游带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绵竹酒体验馆,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的多种融合模式,打造白酒与旅游深度融合IP,利用景区流量对产区、产品进行推介。

树立文旅IP。政府牵头举办美酒封藏节、民俗打酒节、诗酒文化论坛等活动,集中展现美酒名城的酿酒文化历史底蕴。剑南春与三星堆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陕西博物馆等博物馆开展战略合作,成为文物活化的名酒典范。

打造文创新品。依托三星堆的文化IP,剑南春推出“剑南春·青铜纪”定制系列文化酒。依托绵竹年画的文化IP,东圣酒业开发了“中华年画”系列文化酒。结合诗酒文化,杜甫酒业开发“杜甫”系列文化酒。酒企开发文创产品,已在德阳绵竹蔚然成风,收获颇丰。

推进酒庄建设。引导酒企以“工业+旅游”培植品牌文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打造特色酒庄、酒馆、厂区,同时对接旅行社将酒庄纳入旅游线路积极引流,让游客通过酒庄了解绵竹历史文化。2023年,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入选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接下来,德阳将持续改造剑南老街,在保护的同时,植入酒馆、酒肆等美酒消费场景,融合川剧、川茶、绵竹年画等新业态;深挖三星堆文化,打造白酒文化、生态旅游、历史文化等主题酒庄,建立“互联网+酒庄+旅游”复合旅游模式;继续在4A级景区积极布局“绵竹酒馆”和“绵竹酒村”,打造集生产与观光于一体的绵竹酒旅融合示范体验区。

一幅以酒为媒的酒旅融合画卷,正在德阳徐徐展开。

遂宁:引领川东北产区向上

川东北产区是一片特色产区的集合,在川酒产区中非常特殊。

该产区大致范围位于嘉陵江中上游(包括涪江和渠江两支流的大部分),包括遂宁、南充、巴中、绵阳、广元、达州、广安七座城市,以及舍得、丰谷、江口醇、小角楼和凸酒等众多企业。

在白酒行业加速向特色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化零为整的“川东北产区”,自2023年4月9日成立起,就被赋予了整合产区资源,优化产业链条,提升川酒竞争力的厚望。

从这时起,遂宁身上就有了重要任务:不断提升白酒产业能级,完善产业链条,整合川东北的白酒产业资源,引领川东北产区持续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晓政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也在会上表示,将全力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全面引领川东北产区高质量发展。

舍得是遂宁白酒产业的车头。据舍得酒业2023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母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增长稳健。

在舍得的带动下,遂宁去年白酒产业营收超过100亿元,配套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营收约占川东北产区90%左右,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遂宁的发展,有三个关键方面。

智改数转。制定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12条”,支持舍得等大力实施智改数转,将传统酿造工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深化从“一粒粮”到“一杯美酒”的全流程数字化。围绕智改数转,遂宁已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3个,拥有研发人员410人。目前,遂宁已初步形成以品牌、消费者、运营、制造和人才等五大推进方向的“智改数转”发展路径。

集群发展。编制《四川省优质白酒遂宁产区建设方案》,跨“三县六镇”成立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打造以酒业为主导,配套酒业关联产业、粮油、农产品加工、文旅融合为一体的千亿产业集群,食品、酒粮产业辐射周边15个乡镇,带动20万亩酒粮种植,示范引领川东北产区白酒产业集群发展。

品牌提升。深挖“诗酒”文化内涵,促进酒旅融合发展,建成泰安作坊、黄金谷等景点6个,推出沱牌舍得品味之旅、诗酒·蜀风流等精品白酒旅游线路,开发沱牌原浆酒、坛装老酒等旅游产品12个,年吸引游客18.6万人次。积极参与“川酒全国行”“川酒全球行”等活动,持续开展“沱牌舍得秦巴行”,加速川东北产区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晓政表示,下一步遂宁要围绕科创,加快建设“中国舍得陈酿老酒研究院”“中国生态酿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标准建设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持续攻坚白酒酿造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完善川酒标准体系,实现生产效率和优质品率双提升。

对于如何推动川东北产区发展,谭晓政提出,要以“沱牌舍得秦巴行”为抓手,依托兰渝铁路、达渝高速公路和嘉陵江航道,突破地域限制,加强规划对接、深化产业衔接、创新活动联接,推动优势互补、产业相通、产能整合、标准建设,合力共建以舍得为头部,以丰谷、江口醇、小角楼和凸酒为腰部,加上众多中小酒企和产业链企业构成的川东北产区。

更好的遂宁,更好的川东北产区,已经在向我们走来。

成都:酒业与城市相互赋能

“周王迁岐,一年而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由此而来,三千年城名不变,城址不改。古时有“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繁华,而今仍是天府之国的心脏。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文化艺术之都,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唯一拥有国家名酒的省会城市,也是唯一聚齐李白、杜甫、苏东坡中国诗酒三圣的名酒都市。

去年成都的GDP为2.21万亿元,GDP增速为6%。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站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之上,酒业与城市相互赋能具有巨大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进有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杜进有在会上表示,成都市已经将酒产业纳入全市产业建圈强链战略统筹推进,实行了“链长+牵头市级部门+区(市)县+产业联盟+专业智库”的推进机制

具体而言,要指导邛崃市、蒲江县等重点区域完善白酒产业发展规划、特色酒庄发展规划和团体标准,加快制定《关于鼓励邛酒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邛崃酒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推动资源进一步整合。

此前,成德眉资四地还联合印发《成都都市圈白酒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立足成德眉资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突出区域协同,加快成都都市圈白酒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业梦工场

除了顶层设计,成都还持续以“建链、强链、补链”为导向,持续开展项目招引,落地“天府酒村·本草香古酒文化庄园项目”等7个酒业项目。省重点项目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二期即将开工,蒲江大塘酒肆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提速。

作为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不仅可以运用本地资源,还可以吸引省外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杜进有表示,将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邛崃与市中草药研究所合作研发养生药酒,推进本地餐饮企业与酒业公司合作新零售项目,支持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在蓉建立总部或区域中心,从而引进酒品创新机构和研发性人才,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成都还是全国热门旅游城市,酒旅资源丰富。今年成都糖酒会期间,水井坊与成都旅游景区协会共同研发的成都首条酒旅融合路线《春饮一壶酒,古今穿越600余年》,推动酒旅融合发展,串联水井坊博物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博物馆等知名景点。“临邛酒肆”和大邑“以友会酒”等线下消费特色场景也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百尺竿头,成都已经望向更高的目标。

杜进有表示,成都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培育壮大白酒新质生产力,持续建设品质创新开放多元融合的美酒产区。

具体而言,有四条路径。

促进产业链协同。依托在品牌营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产融结合等方面优势,加快发展白酒制造、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创意策划等重点行业,构建酒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加强城市合作。联动宜宾、泸州、德阳、遂宁等产区错位协同,用好国际合作园区、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蓉欧快铁等平台资源,推进川酒文化和品牌推广。

推动产业转型。支持水井坊等酒企开展ESG评定工作。推进邛酒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原酒向品牌酒发展进程,提升原酒议价权。

打造白酒文化IP。强化白酒文化传承研究,实施老窖池、老酒坊和酿酒微生态资源保护,讲好川酒故事。支持以白酒文化为主题的文创、设计、旅游开发,大力推广成都酒旅融合精品旅游环线。持续打造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和首店经济等“白酒+”新消费场景,着力培育优质白酒、新酒饮、国际烈酒、酒庄四大集群创新多元发展。

此时,四川最大的城市,最大的酒市,开始展现他强大的底蕴。

结语:川酒迎风向前

白酒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几家欢喜几家愁。

川酒在这场变动中,始终在求新求变,牢牢占据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江山。

在过去的5月,川酒先是发布了《着力打造“川酒”品牌推动川酒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优化完善川酒标准体系”“推动酿酒设备更新”“深挖‘川酒’文化内涵”“培育推广‘川酒’整体品牌”等16个重点任务。

紧接着,川酒又举办了四川省酒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一会一中心”宣布成立,建立起服务川酒发展的新机制、新平台,推动任务执行。

现在的川酒,正处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水井坊、舍得等全国性名酒,丰谷、文君等区域性酒企,高洲、今良造、凸酒等原酒20强企业,以及众多平台企业,共同构成了“6+10+20+N”产业组织体系,推动了川酒的高质量发展。

正在提速、提质发展的川酒,也必将给酒业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