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田会打牌,还有不少王炸。但比亚迪说我们打麻将吧……吉利说我们围棋吧,奇瑞说我们玩掼蛋吧,长城说我们喝咖啡撸猫吧,华为说都听我的吧,我智驾…“、我也智驾我也智驾”小鹏理想这么说。

江淮左董:坏了,原来是消费者定义市场的......

丰田看看爱信说:“AT别搞了,又贵又费油,E-CVT降价搞起来,这么多年也赚够了。”

爱信也难啊,爱信说:“来不及了,E-CVT的优势被比亚迪的低价电池和高性能电机化解了,要不我们也像福特一样买比亚迪的电池吧……”

其实对日本刻舟求剑般的敬畏,是中国60岁以上精英的常见心态,很多这些人依然觉得日本是他们年轻时候那个全民有点武士道伦理、敬业精神爆棚、通产省产业规划神来之笔叠出的那个国家,他们可能也会看到今天日本颓像的个别报道,但是这些内容远远压不倒他们年轻时代在中国和日本受到的日本国力和产业实力的震撼教育。

左总1949年生,1976年合工大毕业,显然是工农兵学员,1983年清华读研,1984年就进入江淮汽车。当年正是中国引进菲亚特小轿车开始外资车企称霸中国四十年的初期,可以说左总兢兢业业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外资车企碾压的力量下度过的。大多数六十岁以上的精英(尤其男人,我见过的岁数大的女性精英反而能实事求是的更多),思维都有个特点,虽然依然可以吸收大量新鲜信息,但是宏观认知很难改变,对新事物往往排斥心理远大于好奇心,而且会找一大堆论据论证自己这种看法。

最后,我多说一句,1980年代日本对中国人构成怎样的震撼,刚刚开放,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摩托车汽车,在国内能买到看到的高档进口货大部分都是日本品牌,央视长年累月播放日本电视剧和日本动画片,杂志上满是日本新老歌星影星,连新闻里整天都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宣传,反而美国当年只是比苏联心理距离近一点的超级大国,一般中国人想到美国都是宇航员航天飞机之类,和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美国让中国普通人感到日常震撼,要到1990年代(1)海湾战争(2)比尔盖茨的神话和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3)好莱坞电影开始冲击中国院线,而哪怕这个时代日本产品依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里能见度更高。这就是中国50后常见的畏惧日本心理的来源,二十到四十岁的经历烙印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