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门四学士”,一般人对黄庭坚、秦观比较熟悉,而对另外两人张耒、晁补之就知之甚少了。

张耒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异常,所以人称“肥仙”。

张耒的《超然台赋》曾被东坡先生盛赞,宋神宗也很欣赏他的才华,还亲自将其策为进士。

诗人入仕后兢兢业业,颇有政绩,可惜后来因受到苏轼的牵累而多次被贬。下面这首诗便是张耒罢官闲居乡里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三首》

张耒〔宋代〕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长夏村墟风日清”,交代了时间、地点、气候特点,以领起全篇。时间为长夏,地点为江村,气候特点是风和日丽。“清”字既是清幽的环境,也是清净的内心,清闲自在的生活,清净高洁的品性。

“檐牙燕雀已生成”,屋檐上栖息的燕雀也都渐渐长大,有了丰满的羽毛。“檐牙”指屋檐边缘呈牙齿状起装饰作用的瓦,这里代称屋檐。“已”字很显然带有欣喜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蝶衣晒粉花枝舞”,写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飞舞着。“蝶衣”即蝴蝶翅膀。“晒粉”,蝴蝶翅膀多粉,故称蝴蝶张开翅膀为晒粉。一个“晒”字写出了蝴蝶停留于花枝上的那种安逸之姿;

“蛛网添丝屋角晴",写蛛网被风刮断了,天一放晴,它就赶忙出来补结。这些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是都充满了活力,诗人以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一个“添”字则写出了蜘蛛在屋角织网的那份悠闲之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落疏帘月影',写疏朗的窗帘邀请月亮在屋内洒下月光,“邀”采用了拟人的方法。“邀月影”化用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成句。

"嘈嘈虚枕纳溪声",写头枕在空心的凉枕上能够听到悦耳的溪水声。一个“纳”字将溪水流动的声音具象化,溪声本是无形不可触摸的,但“纳溪声”仿佛把溪声打包带走了。同时一个“纳”字表现出诗人已经与溪声融为一体,与自然合二为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虽然我家居鄙野,两鬓如霜,但我久已习惯,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倒是有固贫之志,渔樵归隐,在乡野度过此生。

这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由衷赞许。诗人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希望到老能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生活,进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反感,不与世间相争的高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人吴之振在《宋诗钞》中说:张耒诗效白居易,“近体工警不及白,而蕴藉闲远,别有神韵”。

此诗如是,写乡村夏日清景,虽然没有十分工警的词句,但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语言灵动清新、趣意盎然,读来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