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小伙子王先凯来到了位于温泉镇的药公庙,这座寺院早就已经破败不堪,因为长期没有人在此居住,只靠几个热心的村民时不时上山来供奉香火,修整一番。

王先凯对于庙中供奉的药公非常好奇,村民们告诉他,这个药公并不是人们所熟知的张仲景、华佗等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大夫。当年这位大夫在村中悬壶济世,扶危济困,得到村民们的爱戴,直到有一天,这位大夫在上山采药的时候跌落悬崖,不幸去世。

他去世之后,村民们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在山上为他修建了这座小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途多舛

当然,因为庙中供奉的人没有什么名气,加上温泉镇也地处偏僻,所以常年来寺庙并没有人来管理,连和尚也几乎走完了。村民们没想到,年轻的王先凯竟然主动提出要留在庙里。

王先凯并没有和大家开玩笑,从那之后他真的在这里定居下来,承担起了庙中的一切事务,他把庙宇修缮一新,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供奉庙中的香火。

他在庙宇的后面开辟了一处菜园,平时靠自己种菜为生,有时候也会有那么几个人来庙里烧香供奉,不过香客们所给的香火钱并不是很多,最潦倒的时候,一个月只有4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日子非常艰苦,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社会的联系,但是王先凯却乐在其中,他的父亲曾经来山上找过他几次,逼着他下山,但是王先凯却誓死不从,而是在药公庙里出了家,认真的当起了和尚

但是如此年轻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当和尚呢?这背后的原因就颇为复杂了。

在王先凯的前半生中,他并没有感受到过多少人世间的温暖。他出生于1985年,家乡在安徽省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中收入非常微薄,而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先凯出生之后,家中的担子一下子更重了,母亲的身体也愈发糟糕,但是在王先凯的记忆里,母亲是世上最爱他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都像一棵大树一样庇护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那个时候日子虽然苦,但年幼的王先凯依然过得非常快乐,只要有母亲在身边,他就什么都不怕。可是在他四岁那一年,母亲便因病去世了,母亲去世的那一天,王先凯快乐的日子也戛然而止。

母亲走后,家中只剩下了父亲和王先凯两个人,父亲并不怎么会带孩子,而且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整日的做工来养活家庭,养活孩子。

可是父亲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妻子的离开让他暴躁的脾气无法控制,在外面工作不如意,他就回家把怒火发泄在儿子身上,整天对着王先凯非打即骂,年幼的王先凯因此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父亲始终无法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村里谣言四起,因为王先凯的母亲走得早,父亲生活不容易,所以就有很多人说王先凯命硬,克父克母,这些话传到王先凯父亲的耳朵里,让父亲的心情更加郁闷。

后来父亲渐渐地不再和村里的人来往,村里的人也有意排挤他们父子俩。心情憋闷的父亲整天除了出去干活,就是在家里喝酒。

父亲一回来,王先凯心里就怕得要死,那段时间是王先凯最绝望的时候,他如此年幼,但是身边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就连最亲近的父亲对他也是冷冷淡淡,可是,小小年纪的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的弟弟,也就是王先凯的叔叔来村里探望,看到哥哥和侄子生活得这样艰难,叔叔心中不忍。尤其是看到小小年纪的王先凯,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不敢说话,也不敢跟别人出去玩儿,叔叔心里更是觉得看不下去了。

于是叔叔对父亲提出,想要把王先凯接到自己身边养育。

王先凯的叔叔同样没有很好的条件,而且因为早年间家里贫困,叔叔一直没有娶妻生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叔叔产生了收养王先凯的念头。叔叔对父亲保证,虽然自己的生活也不算那么富裕,但是一定会给侄子最好的条件,将他视如己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枝可依

父亲听到叔叔这么说,心中有些不忍心,毕竟不管他从前对这个孩子怎么样,可这个孩子到底是他的亲生骨肉,如果叔叔把这个孩子带走了,父亲身边也一无所有了。但是在叔叔的百般请求和劝说之下,父亲还是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叔叔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留给父亲,把王先凯带回了城里。

在王先凯的记忆里,除了母亲之外,叔叔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人。进了城之后,王先凯便认了叔叔做父亲,他们俩挤在叔叔的小出租屋里,每天白天叔叔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就会给王先凯带很多好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叔叔当时没有说谎,他的确把王先凯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进城之后,虽然物质条件并没有提高多少,但是王先凯的心里头一次有了莫大安全感,他盼着自己赶快长大,能够出去工作赚钱,帮助叔叔减轻负担,好好孝敬叔叔。

叔叔总是教育王先凯要好好念书,将来考大学,但是王先凯上到中学之后,家里的条件比较困难,所以王先凯就对叔叔提出,自己想提前出去工作。

因为家里条件确实摆在这里,所以叔叔也只好同意了王先凯出去做工,王先凯便到市里找了个饭店干活,但是他头一次出来打工,没经验,被人骗的挺惨,老板招了他之后,整天克扣他的工资,又找各种理由欺负他,就是看他年纪小,不知道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先凯意识到,这个老板就是在压榨自己,所以决定离开。但是工资又被老板压着,王先凯要了好久,才从老板手里要出来一部分。

第一次打工经历并不愉快,但是王先凯很快找了第二份工作。他并不怕生活艰难,因为他心里有个盼头,那就是赚到钱,孝敬叔叔,但是王先凯没想到,命运的打击很快接踵而至。

2008年,王先凯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叔叔因为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听到这个消息,王先凯感觉五雷轰顶,他赶紧跟老板请了假,带着所有的钱赶回了家里,跑到医院,他决定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叔叔救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一切都晚了,当王先凯急匆匆地跑到病房,医生就告诉他,叔叔已经停止了呼吸,王先凯哭得昏天黑地,那年王先凯只有23岁。

他一心想要好好打拼,让自己和叔叔过上好日子,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叔叔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王先凯心中最后的一个精神支柱也就此倒塌。

对于从小饱尝辛酸的王先凯而言,叔叔是他在世界上最后一个亲人,王先凯怀着绝望的心情给叔叔办了丧事,丧事是在村里办的,为的是让叔叔能够落叶归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了丧事之后,王先凯绕了个道来到父亲家中。这些年来,叔叔并没有让王先凯和父亲断了联系,而是时不时地给父亲寄钱,就是怕将来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王先凯没人可依靠。

但是来到父亲家中之后,父亲的表现让王先凯彻底心凉了。父亲看到王先凯之后,摆出一副戒备的姿态,问他来家里干什么?父亲知道王先凯手里头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心里暗自担心这个儿子是来管自己要钱的。

看到父亲这样想自己,王先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来到父亲这里,是想寻求一些安慰,但是很显然,父亲好像已经不太想认自己这个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一天起,王先凯离开了村子,再也没回去过,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无家可归了。就这样茫然无措地过了几个月之后,王先凯来到了一处寺庙,那时寺庙里正在征召义工,王先凯看到这里包吃包住,便决定在庙里当一阵子义工。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经历,却让王先凯和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寺庙里,王先凯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僧人以及俗家弟子都对他非常好,而且这里没有凡尘俗世的打扰,王先凯不用再去想自己所经历过的那些让人痛苦的事情。

王先凯开始跟着庙里的师傅,每天念经打坐,他从佛法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皈依佛门

几个月后,王先凯工期满了,需要离开寺庙,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感到离别的痛苦,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寄托,离开的时候,庙里的和尚送了他几本佛经,这几本佛经他一直带在身上,每当心中烦闷不安的时候,他就拿出来念一念。

王先凯心中隐隐有一个念头,他觉得也许自己的后半生都会与佛结下不解之缘。而来到药公庙之后,王先凯觉得,这里就是自己从今以后的栖身之所。

当然,在大部分人看来,药公庙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药公庙的位置在山上,庙里阴暗潮湿,因为常年没有人管理,长满了杂草,就连大殿里都时不时地爬出来老鼠、虫子。而且药公庙里几乎是没有香火供奉的,王先凯如果要住在这里,那就基本和过原始生活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没有通信技术,没有网络,没有水电,凡是经历过现代生活的人,都几乎不太想留在这里,但是王先凯竟然奇迹般的在这里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八年的时间。

这八年里,王先凯基本上靠自给自足,有的时候香火钱多一些,他就拿来整修寺庙,或是捐给山下贫苦的百姓。他很少自己花钱,每天村民们都看到王先凯在山上山下忙碌着,他已经剃了头,穿上僧衣,正式从红尘俗世进入到了佛门世界。

在这期间,王先凯的父亲曾经来山上找过他一次,因为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莫名其妙跑到庙里当和尚,是丢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脸面。

但是听到父亲的话,王先凯只觉得讽刺。在自己生活最艰难的时候,父亲没有出现过,而现在自己终于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父亲却突然出现,要再次逼着他回到从前痛苦的生活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沉默寡言的王先凯面对父亲表现得异常坚定,他对父亲表示自己已经身许佛门,不会再下山了,最后父亲只能失望而归,从那一刻起,王先凯斩断了自己全部的尘缘。

一个人住在这样一座狭小的庙里,难道王先凯不会感到寂寞或者害怕吗?对王先凯来说,当然不会。

事实上,庙中的生活和他从前所经历的日子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一般。他现在每天只需要考虑自己要背什么经文,要不要种菜,要不要挑水,剩下的烦恼都与他无关,这是王先凯一直期许的幸福安定的日子。

他从未想念过从前的生活,自从母亲和叔叔相继离开之后,他对人世间的全部事物,就再也没有了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少有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家,因为他们在人世间有太多的牵绊,可是王先凯却不同,这个世界上真正还爱着他的人,似乎都不在了。能够包容他,接纳他的就是这座寂静的庙宇,他要在这里度过漫漫余生。

佛度有缘人,也许王先凯就是一个和佛门有着奇妙缘分的命定之人,佛法把他从痛苦的世界中救了出来,因此,他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这一方净土。

八年来,王先凯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在药公庙里学会了做一个真正的佛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