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从1998年实行房改以来,平均房价一直涨了20多年。从最初的2000元/平米,涨到了2021年最高时的1.1万元/平米,足足涨了5.5倍。而一线城市平均房价从3000元/平米,涨到了最高时的6-7万/平米,足足涨了20倍以上。国内人均住房面积从6-7个平米,涨到了现在的41平米以上。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高房价也带来了5个“后遗症”,已经远远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料,而且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是较为深远的。它们分别是:1、高房价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下;2、高房价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3、高房价拉开了社会贫富差距;4、高房价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5、高房价捆绑了实体经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高房价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是越来越少,2017年新生儿出生数量是1758万,2023年新生儿出生数量降至902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国内出生人口数量出现这样的快速下跌,让人为之惊叹。而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过高了。

很多年轻人因买不起房,就无法结婚,自然也就生不了孩子。就算勉强买房,还要背负20-30年的房贷,能够生养一个孩子就算不错了,很多家庭甚至选择了“丁克”。

第二,高房价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很多人要想买房,就只能向银行贷款。这就意味着,购房家庭不仅要掏光家里所有储蓄付首付款。还要欠下银行20-30年房贷。每个月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偿还房贷。而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活开支。如此一来,国内购房家庭的消费能力被严重削弱了,他们现在是“消费降级”而不是“升级”。指望他们通过大肆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这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第三,高房价拉开了社会贫富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房价的背景之下,社会贫富差距被拉大。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有钱,就是看这个家庭手里有几套房产,房子越多就越富裕。这样一来,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待价而沽,而多数家庭手里只有1套或者没有房产,而变得贫穷。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并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要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则只能把高房价逐步降下来。

第四,高房价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高房价的背景之下,很多人的价值观都被扭曲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争夺父母留下的房产,很多兄弟姐妹闹上法庭,甚至还大打出手。自此之后,大家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另一个是,年轻人把房子作为结婚的必需品,如果年轻男性没有房子,在当前的社会根本结不了婚。显然,高房价已经把亲情、爱情变得扭曲,社会的风气也越来越差。

第五,高房价使实体经济持续低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房价的环境之下,实体经济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社会游资都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不愿意投资实体项目。因为投资房地产市场风险小,而投资实体项目的风险太大,很可能会亏掉本金。

此外,在高房价之下,商铺、厂房、写字楼租金等价格都会跟着上涨,这让实体企业都在为房东打工。如此一来,谁还敢投资实体企业呢?时间久了,实体经济因缺乏资金流入,而长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