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人将汉字书法当成了什么?当成了文化瑰宝?当成了艺术明珠?当成了民族智慧的象征?当成了文化自信的支撑?当成了中华文明的名片?其实都没有,在很多人的眼里,书法正在等待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看到国人对书法的评论,毫无例外的是关心书法的现状和未来,毫无例外的经常拿古人来对比,毫无例外的贬低多于褒扬,毫无例外的失望大于期望,从这些评论当中也毫无例外的可以看到今人对书法的认识和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对待书法是一种对待文化艺术的态度吗?显然不是,今人对待书法就像对待古董,对待古人留下的无法复制的遗产。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书法根本不是属于今人的文化艺术,而是永远属于古人的,今人连碰一下都担心会毁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看到这样的观点:“古人已经将书法推上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已经将书法写绝了,根本没有给今人留下创新空间,今人能够继承好已属不易,根本没有资格谈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持这样观点的人不仅限于普通民众还有知名书法家,艺术无法创新,艺术不应该创新,艺术不崇尚创新,恐怕也只有今日的中国书坛会出现这样的理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喜欢苛责当今很多书法家玷污书法,认为这些书法家就是在毁坏文明,破坏文化,甚至喊话有关部门进行彻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言论如果是针对一件古董也许合适,但是对待一门艺术就显得太过激进。艺术永远属于所有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自诩为代理人对他人的创作指手画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是,一些人就是将书法当成了古董,将自己当成了古董的产权人,认为今人只能欣赏,不能改变不能创新,谁要是敢动一下,就会跳出来打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旗号维护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是属于任何时代的,书法也是属于任何时代的,也是属于每个人的,今人有权力去完全掌控书法,有权力依据自己的理念去创新,而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今人只把书法当成一件古董,无论它多么珍贵,那么它也只能属于过去,永远不可能属于今人,那也就意味着书法到头了,没有发展了,没有未来了,连未来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书法高高挂起,也只能等待着它毁灭,正如一句名言:“一件古董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就是被毁掉。”,古董是无法再生的,无论如何保护,它最终的归宿也只能是被毁掉,当今人将书法当成古董的时候,其实也就注定了书法的最终结局就是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也好,书法也好,都不应该是摆在展柜里的观赏品,而是今人艺术创造的载体,只有将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断大胆创新,才能够让书法永葆青春,永不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应该庆幸在这个时代,今人有充分的权力去欣赏和创造艺术,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权,有充分的权利表达对艺术的评价,那就应该充分使用这些权利去弘扬艺术,而不是用来阻碍他人的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