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小蒙 济南报道

更微创、更精准、恢复更快……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其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极高,又被誉为横跨在腹腔镜医师面前的“珠穆朗玛峰”以及普外科手术中的“王冠上的明珠”。近年来,山东省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刘军团队不惧挑战不断创新,连续三年摘得LPD手术量全国桂冠,造福了无数患者。

不惧挑战,勇闯复杂手术高龄禁区

十二指肠壶腹部是人体中较为复杂的解剖部位之一,毗邻多个重要器官,且被“血管丛林”包围,包括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血管。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治疗壶腹周围、胆管下端、胰头、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方法,在如此复杂的解剖结构中手术,操作本就复杂,术中稍有不慎伤及任何一条血管,都会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更重要的是,手术切除后要进行包括胰肠、胆肠和胃肠吻合的消化道三重重建。这些吻合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严密无缝,一旦出现吻合口瘘,便会出现致命的感染和出血。

以上种种,让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成为普外科除肝移植以外最为复杂且富于风险性的标志性手术之一。

此前,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需要开腹,手术创伤较大,而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的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则具有微创、精准等优点,因此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过,全腹腔镜下操作也相应地加剧了手术难度,需要医生具备娴熟的腔镜下分离、解剖、结扎、缝合等技术,被认为是腔镜外科医生要攀登的“珠峰”。

注重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及精细的术中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手术治疗保驾护航。目前,刘军团队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皆远低于国际水平。

2019年5月,刘军团队突破年龄禁区,成功为一名93岁有过直肠癌手术史的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术。老人通过手术重获生机,这也是刘军团队及当前全国报道的最高龄手术记录。

后来居上,跑出攀登“珠峰”加速度

自2017年3月刘军团队成功为一名壶腹癌患者实施了院内首例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山东省立医院肝胆外科始终走在国内肝胆微创手术前列,跑出了攀登“珠峰”的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立医院第一例接受LPD的患者至今已生存7年多

“虽然当时我们开展LPD不算国内领先梯队的,但是我们作为后起之秀也是后来居上。”刘军带领团队将这项高难度手术常规开展,手术数量连年增加,已高质量完成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手术共计1300余例。其中,2020-2022年期间,每年手术量均突破200例,该手术量连续三年排名全国首位。

“父亲的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恢复也很顺利,手术完没多久就能下床活动、吃流质了,也没有出现像是胆瘘、胰瘘等任何并发症,手术完一周后我们就出院回家了。”距离当年手术已经过去九年时间,左先生(化姓)依然对手术医生刘军充满了感激,他父亲如今身体很好,还能帮着他做点小买卖。

不断创新,减少损伤和并发症

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无疑会给相关患者带来更多利好。如今,LPD技术正在国内多地落地生根,这其中少不了刘军团队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更多患者获益,刘军通过手术授课、直播、培训等形式,帮助北京、天津、辽宁、河南等省市多家三甲医院,以及山东省16地市共60余家医院开展LPD手术200余例。

在大量手术实践中,刘军反复思考、改进、优化,在国内首创了“腹腔镜降落伞式胆肠吻合法”,使这一腔镜下复杂的操作大大简化,安全性高、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吻合速度。刘军解释道,对于一些胆管壁薄、口径狭窄的患者,原先的方法很容易发生撕裂产生胆漏,其创新的吻合法不仅避免上述了弊端,大大减少了损伤和并发症,也使得原来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手术缩短到3小时,术后康复更快。

如今,这一成果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已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2021年,山东省立医院作为山东省唯一单位,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共同牵头,共14家国内大型肝胆外科中心历时3年完成国内唯一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在国际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

2023年,刘军团队与北京301医院合作共同发表全球数据量最大的机器人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总结报告,发表在国际顶刊《Am Surgery》上,在国际国内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学者赢得荣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