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过敏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咯血、呼吸骤停,甚至休克等症状在呼吸内科的急诊抢救中很常见,而快速、正确地使用抢救药物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

临床医生需要牢记呼吸疾病相关抢救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将总结呼吸内科常见的抢救药物,以供临床参考,建议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呼吸困难

COPD、哮喘急性发作(含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充血、狭窄,诱发呼吸困难,临床常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甲泼尼龙、尼可刹米、洛贝林等药物实施抢救,相关适应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见表1。

表1 呼吸困难常用抢救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哮喘为支气管哮喘

二、咯血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COPD等疾病可刺激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导致出血,进而出现咯血症状。若出血量过多,临床常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垂体后叶素等药物迅速止血,相关适应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见表2。

表2 咯血常用抢救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呼吸骤停、休克

过敏、呼吸衰竭及中枢性疾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水肿,出现呼吸骤停,甚至休克,临床常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抢救,相关适应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见表3。

表3 呼吸骤停、休克咯血常用抢救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哮喘为支气管哮喘

此外,除了熟悉这些抢救药物外,临床医生还需要快速、准确区分是何种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只有明确疾病诊断后,对因治疗结合对症治疗,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病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2):1023-1048.
[2]何权瀛,林江涛,王广发.咯血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1-11.
[3]李晓桐,翟所迪,王强,等.《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2):7.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