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三辑

(全一百六十二册)

编著者:浙江图书馆 编

李圣华 徐晓军 主编

装帧开本:精装16开

成品尺寸:185x260

ISBN:978-7-5013-7255-3

定价:123000元

内容简介

浙学未刊稿丛编》主要收录明代以降浙籍人士以及外省人士有关浙学的未刊稿抄本著作。该项目从2013年筹备、启动至今,已经出版了第一、二辑共210册,其中第一辑100册,收入90余人148种;第二辑110册,收入8人460余种。每辑除学者撰写的序言外,各书前撰有简短提要,交代各书著者生平及著述内容、文献价值等,方便读者了解文献情况。《丛编》称得上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古籍影印工程。在高水准古籍普查的基础上,从5700多种浙人稿本、1.7万余种抄本中选编130人的413种著作,精心编辑成有特色的文献丛刊。这一丛刊与其他已出版文献丛书比较,绝不重复浪费,且围绕核心“浙学”展开。这些稿抄本的整理出版,既以最理想的形式保存了珍稀古籍,又可大力促进“浙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第三辑沿袭此前丛编优秀编选方针,所收稿抄本均为首次影印,且罕见排印整理本。共收入30余人150余种著述,同时更加强化“主题意识”或“文献群组意识”。如王绍兰(1760-1835)、傅以礼(1827-1898)、傅云龙(1840-1901)的著述,就有集合汇编性质,可见各自学问的广博,其中傅以礼的明史研究,尤其是南明史的研究,颇有建树;傅云龙是出使十多国的外交特使,有丰富的出洋游记,又参与洋务运动,而“丛刊”中选编的傅云龙五种著作,可略见其“全汉文”“金石集成”编撰的雄心壮志。这三位人物都是有名的藏书家,与浙江本地、江苏,甚至日本的诸多学者有书籍交流。收录这类重要人物著述,可从中展现一地风气,显现时代发展脉络。本丛书文献编选另一特点是对“浙江文化”的着意强调,如所选《越中文献辑录》《历朝杭郡诗辑》《杭城坊巷志》《武林文献内外编》等文献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选印吴庆坻的12种著述,孙峻的6种著述,这些著述中多有吴氏、孙氏家族文献,从这两个延续两三百年的文化家族著述系列,可以关联浙江文化发展的多个层面,进而为清代江南文化传承研究提供有力的样本。

编者简介

李圣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越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资深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古典文献、浙东学术、明清诗文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浙学未刊稿丛编》《宁海丛书》《明人别集稿抄本丛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徐晓军,浙江图书馆原馆长,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原主任,浙江省图书馆协会原理事长,《图书馆研究与工作》杂志第一任主编,研究馆员,第一、二届中国图书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写印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2007年获省级文化系统十大岗位标兵,2014年获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先进个人。主持完成《浙江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浙江省民国线装书普查登记目录》,主编《浙学未刊稿丛编》(两辑)《浙江省古籍普查报告》《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浙江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整理出版《【民国】浙江续通志稿》,策划出版《中国古籍修复纸谱》。

总目录

第一册

五石居詩二卷(明)陳紹英撰明末清初抄本一

史繩三十卷(一)(清)馬青撰抄本一五七

第二册

史繩三十卷(二)(清)馬青撰抄本一

第三册

史繩三十卷(三)(清)馬青撰抄本一

第四册

史繩三十卷(四)(清)馬青撰抄本一

第五册

史繩三十卷(五)(清)馬青撰抄本一

第六册

周人禮説八卷(清)王紹蘭撰稿本存三卷(卷二至四)一

第七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一)(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八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二)(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九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三)(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〇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四)(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一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五)(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二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六)(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三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七)(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四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八)(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五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九)(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六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七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一)(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八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二)(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一九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三)(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〇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四)(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一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五)(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二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六)(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三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七)(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四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八)(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五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十九)(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六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二十)(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七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二十一)(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八册

禮堂集義四十卷(二十二)(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第二九册

春秋説不分卷(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袁宏後漢紀補證三十卷(清)王紹蘭撰稿本存一卷(卷七)二〇九

第三〇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一)(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一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二)(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二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三)(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三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四)(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四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五)(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五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六)(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六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七)(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七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八)(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八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九)(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三九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〇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一)(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一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二)(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二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三)(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三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四)(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四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五)(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五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六)(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六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七)(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七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八)(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八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十九)(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四九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二十)(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五〇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二十一)(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五一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二十二)(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五二册

越中文獻輯録不分卷(二十三)(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第五三册

王南陔先生雜記不分卷(清)王紹蘭撰稿本一

南陔雜記□卷(清)王紹蘭撰稿本存一卷(卷四)二八九

第五四册

蕭山王氏十萬卷樓輯逸七種九卷(清)王紹蘭輯稿本一

易説三十九卷(一)(清)柯汝霖撰稿本六三

第五五册

易説三十九卷(二)(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第五六册

易説三十九卷(三)(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第五七册

易説三十九卷(四)(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第五八册

易説三十九卷(五)(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第五九册

易説三十九卷(六)(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第六〇册

易説三十九卷(七)(清)柯汝霖撰稿本一

黄梨洲先生年譜稿一卷(清)朱蘭撰抄本五一

補讀室自訂年譜不分卷(一)(清)朱蘭撰(清)朱朗然等修訂稿抄本兼有一四五

第六一册

補讀室自訂年譜不分卷(二)(清)朱蘭撰(清)朱朗然等修訂稿抄本兼有一

南江先生年譜初稿一卷附南江文佚(清)朱蘭撰稿本一二九

仰白山房公餘草一卷(清)鄭以介撰清末賽竹樓抄本二五七

投瓢草一卷(清)鄭霞撰清末賽竹樓抄本三四一

游燕詩抄一卷詩餘一卷(清)鄭雲林撰清末賽竹樓抄本清陶濬宣批校胡傑人批注三六七

燹餘吟四卷(清)陸以湉撰清抄本四八九

第六二册

蘆舫校訂六種(清)陸以湉嚴辰嚴錫康等撰抄本一

小蓬萊閣畫鑒一卷小蓬萊閣詩存一卷(清)李修易撰抄本二〇九

史抄不分卷(一)(清)傅以禮撰稿本二九九

第六三册

史抄不分卷(二)(清)傅以禮撰稿本一

明史續編不分卷(一)(清)傅以禮撰稿本存六册一四七

第六四册

明史續編不分卷(二)(清)傅以禮撰稿本存六册一

第六五册

明史續編不分卷(三)(清)傅以禮撰稿本存六册一

第六六册

傅氏先世事實編不分卷(清)傅以禮撰稿本一

第六七册

明謚考不分卷(清)傅以禮撰稿本一

明謚考略不分卷(清)傅以禮撰稿本一九九

長恩閣叢抄不分卷(清)傅以禮撰稿本二二九

第六八册

扁舟子自記履歷不分卷(清)范寅撰稿本一

行程筆記不分卷(清)范寅撰稿本一一五

扁舟子事言日記不分卷(一)(清)范寅撰稿本一六一

第六九册

扁舟子事言日記不分卷(二)(清)范寅撰稿本一

第七〇册

扁舟子事言日記不分卷(三)(清)范寅撰稿本一

第七一册

記事珠不分卷(清)范寅撰稿本一

第七二册

壬英閑吟六卷(清)范寅撰稿本一

第七三册

扁舟子雜稿不分卷(清)范寅撰稿本一

寫作俱記不分卷(清)范寅撰稿本二五一

第七四册

餘姚竹枝詞百咏一卷(清)宋夢良撰清末賽竹樓抄本一

易傳通解不分卷易疏不分卷(一)(清)成懷嶠撰稿本三三

第七五册

易傳通解不分卷易疏不分卷(二)(清)成懷嶠撰稿本一

第七六册

退圃老人直督丙申奏議十二卷(一)(清)王文韶撰稿本存三卷(卷一、四、八)一

第七七册

退圃老人直督丙申奏議十二卷(二)(清)王文韶撰稿本存三卷(卷一、四、八)一

直督奏議不分卷(一)(清)王文韶撰稿本二二五

第七八册

直督奏議不分卷(二)(清)王文韶撰稿本一

第七九册

直督奏議不分卷(三)(清)王文韶撰稿本一

第八〇册

直督奏議不分卷(四)(清)王文韶撰稿本一

第八一册

直督奏議不分卷(五)(清)王文韶撰稿本一

第八二册

直督奏議不分卷(六)(清)王文韶撰稿本一

第八三册

賸馥吟草不分卷[第一種]附升科記事一卷[第一種]賽竹樓詞抄不分卷[第一種]臨證心得醫案不分卷吊脚痧方不分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賸馥吟二卷[第二種]附賽竹樓聯句一卷[第一種]賽竹樓試帖一卷(一)(清)胡傑人撰稿本三三五

第八四册

賸馥吟二卷[第二種]附賽竹樓聯句一卷[第一種]賽竹樓試帖一卷(二)(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賸馥吟續編二卷[第一種]附論事絶句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二五

第八五册

賸馥吟續編二卷[第二種]附論事絶句不分卷[第二種]紫光閣功臣頌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賸馥吟續編二卷[第三種]附論事絶句不分卷[第三種]賽竹樓詞抄一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一七

賸馥吟續編不分卷[第四種]附論事絶句不分卷[第四種]紫光閣中興功臣頌不分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三九一

第八六册

賸馥吟續編不分卷[第五種]紫光閣中興功臣頌不分卷[第三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賸馥吟續編不分卷[第六種]附論事絶句不分卷[第五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一七

賸馥續吟不分卷[第七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九九

第八七册

賸馥續吟不分卷[第八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賸馥續吟不分卷[第九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五七

賸馥吟功臣詩不分卷[第四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五九

紫光閣功臣詩不分卷[第五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一五

招友七絶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五九

第八八册

招友七絶不分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招友七絶不分卷[第三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八五

招友絶句不分卷[第四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三四三

第八九册

招友七絶二卷[第五種](清)胡傑人撰稿本存一卷(卷下)一

招友七絶續咏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三

招友三百律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八三

招友三百律不分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七一

招友三百律不分卷[第三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三三

招友三百律不分卷[第四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三〇九

第九〇册

招友七律三百咏不分卷[第五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招友七律三百咏不分卷[第六種](清)胡傑人撰稿本八七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五七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七三

第九一册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三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四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〇五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五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三九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六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二七九

第九二册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七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招友續咏不分卷[第八種](清)胡傑人撰稿本六一

賸馥吟館招友七律續咏不分卷[第九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九一

賸馥吟館招友七律詩略不分卷[第十種]附姚海壽人六秩壽聯彙登一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二三

賸馥吟館招友七律續咏[第十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六五

賸馥續吟招友續咏一卷[第十二種]賸馥雜咏一卷[論事絶句第六種]賸馥吟餘一卷[賽竹樓詞抄第三種]對聯一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八七

賽竹樓賸馥續吟不分卷[第九種]昭代中興功臣詩續咏不分卷[第六種]賸馥吟館招友七絶續咏不分卷[第二種]附雜著不分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三一三

第九三册

二老書畫鳳壽册一卷三韓紀事詩一卷[第一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三韓紀事詩一卷[第二種]賽竹樓蒿目詞一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三七

三韓紀事詩一卷[第三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九三

田臾頌一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一二七

賽竹樓駢文不分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一四三

賽竹樓駢體文存四卷(清)胡傑人撰稿本存二卷(卷三至四)三三七

第九四册

賽竹樓雜文不分卷(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賽竹樓雜俎不分卷附賽竹樓駢體文不分卷(清)胡傑人撰稿本六一

第九五册

升科記事一卷[第二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一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一種]附六十贈聯彙登一卷[第三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一五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二種]附賸馥詩叟六旬贈聯彙登一卷[第四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九九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三種]附賸馥詩叟六旬贈聯彙登一卷[第五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一六七

大雅題襟三卷[第四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二三五

第九六册

大雅題襟三卷[第五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一

大雅題襟三卷[第六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一一三

大雅題襟四卷[第七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一八一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八種]附姚海壽人六十贈聯一卷[第六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三〇一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九種](清)胡傑人輯稿本三四三

大雅題襟詩略一卷[第十種](清)胡傑人撰稿本三七九

大雅題襟不分卷[第十一種](清)胡傑人輯稿本四一七

第九七册

賽竹樓叢書不分卷(清)胡傑人纂輯清末抄本一

第九八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一)(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九九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二)(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〇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三)(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一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四)(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二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五)(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三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六)(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四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七)(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五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八)(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六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九)(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七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八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一)(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〇九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二)(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〇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三)(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一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四)(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二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五)(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三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六)(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四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七)(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五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八)(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六册

杭城坊巷志不分卷(十九)(清)丁丙輯孫峻編稿本存五十三册(缺册十三、十八)一

第一一七册

江干雜咏不分卷(清)丁丙撰稿本一

松夢寮删餘詩稿一卷(清)丁丙撰清末民國間抄本四一七

第一一八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一)(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一九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二)(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二〇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三)(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二一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四)(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二二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五)(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二三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六)(清)丁丙輯稿本一

第一二四册

歷朝杭郡詩輯四十卷(七)(清)丁丙輯稿本一

蒙廬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九年一月至光緒十年二月)(清)沈景修撰稿本九一

禾郡項氏事略一卷(清)沈景修輯附天籟閣秘藏書畫碑帖殘目一卷(明)項元汴編(明)項聖謨重編(清)沈景修抄稿本二九三

沈景修信札一卷(清)沈景修撰稿本三二三

沈景修函牘一卷(清)沈景修撰稿本三三五

蒙廬雜著一卷井花館論書一卷(清)沈景修撰稿本三七一

第一二五册

舜水先生年譜稿一卷(清)朱衍緒撰抄本一

林公迪臣奏議公文遺稿不分卷(清)林啓撰抄本附林社二十五周年紀念徵文(清)林啓撰民國鉛印本一〇一

琴吟軒詩文稿一卷(清)姚景夔撰稿本三一五

讀鑑述聞六卷(一)(清)孫德祖撰稿本三九一

第一二六册

讀鑑述聞六卷(二)(清)孫德祖撰稿本一

寄龕文賡一卷(一)(清)孫德祖撰稿本二七一

第一二七册

寄龕文賡一卷(二)(清)孫德祖撰稿本一

皋社詩文稿不分卷(清)孫德祖撰稿本二〇九

籑喜廬訪金石録不分卷(清)傅雲龍撰稿本二六九

第一二八册

籑喜廬札記不分卷(一)(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二九册

籑喜廬札記不分卷(二)(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〇册

籑喜廬札記不分卷(三)(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籑喜廬詩稿初集一卷附觀海贈言一卷(清)傅雲龍撰稿本一七七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一)(清)傅雲龍撰稿本二七五

第一三一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二)(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二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三)(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三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四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五)(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五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六)(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六册

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七)(清)傅雲龍撰稿本一

第一三七册

崇蘭堂日記兩種二卷(清)張預撰稿本一

虞盦詩二卷(清)張預撰稿本九五

虞葊詩初存五卷(清)張預撰稿本一七一

崇蘭堂詩初存十卷(一)(清)張預撰稿本三三七

第一三八册

崇蘭堂詩初存十卷(二)(清)張預撰稿本一

崇蘭堂詩初存三卷(清)張預撰稿本一八三

崇蘭堂文存外集一卷附崇蘭堂文初存殘葉(清)張預撰稿本二六一

第一三九册

崇蘭堂詞一卷(清)張預撰稿本一

量月廔詞初存一卷(清)張預撰清末抄本三五

説文經字録三卷(一)(清)李宗蓮撰稿本七三

第一四〇册

説文經字録三卷(二)(清)李宗蓮撰稿本一

第一四一册

説文經字録三卷(三)(清)李宗蓮撰稿本一

同音集釋要四卷(清)朱一新撰稿本七七

第一四二册

浙垣同音千字文四卷(清)朱一新撰稿本一

第一四三册

奏稿録要十卷(一)(清)吴慶坻輯稿本一

第一四四册

奏稿録要十卷(二)(清)吴慶坻輯稿本一

吴氏硃卷彙存不分卷(清)吴慶坻輯稿本一八九

第一四五册

吴氏外家硃卷彙訂不分卷(清)吴慶坻輯稿本一

入蜀紀程一卷(清)吴慶坻撰稿本一七七

使滇紀程一卷(清)吴慶坻撰稿本三六一

第一四六册

辛亥殉難記□卷首一卷(清)吴慶坻撰稿本存二卷(卷首,卷一)一

補松盧雜文不分卷(清)吴慶坻撰稿本八九

補松廬詩録六卷(一)(清)吴慶坻撰稿本三一七

第一四七册

補松廬詩録六卷(二)(清)吴慶坻撰稿本一

補松老人詞稿一卷(清)吴慶坻撰清末民間抄本二八三

吴子修諸子唱和詩集一卷(清)吴慶坻等撰稿本三〇一

賦選一卷(清)吴慶坻輯抄本四〇三

第一四八册

吴氏一家詩録六卷(清)吴慶坻輯稿本一

第一四九册

似玉盦手稿不分卷(一)(清)徐琪撰稿本一

第一五〇册

似玉盦手稿不分卷(二)(清)徐琪撰稿本一

纂頡齋金石雜録不分卷(清)傅栻撰稿本二二三

樂静詞一卷(清)俞陛雲撰稿本二九九

寶鄭齋雜録一卷(清)李延适撰稿本三三七

第一五一册

重泮紀聞增輯不分卷孫峻輯稿本一

武林文獻内外編不分卷(一)孫峻編稿本存五册二九三

第一五二册

武林文獻内外編不分卷(二)孫峻編稿本存五册一

第一五三册

武林文獻内外編不分卷(三)孫峻編稿本存五册一

第一五四册

孫氏家乘不分卷孫峻編稿本存二册一

重編名山記目一卷孫峻編稿本三八一

第一五五册

天竺續志備稿一卷孫峻編稿本一

六和塔志不分卷孫峻編稿本七三

醯略補四卷孫峻撰稿本二三五

説文引經録不分卷(一)汪厚昌撰稿本三二五

第一五六册

説文引經録不分卷(二)汪厚昌撰稿本一

倬盦詞稿一卷邵章撰稿本三六一

第一五七册

清杭郡詞輯二十卷(一)鄭道乾輯稿本一

第一五八册

清杭郡詞輯二十卷(二)鄭道乾輯稿本一

第一五九册

清杭郡詞輯二十卷(三)鄭道乾輯稿本一

第一六〇册

清杭郡詞輯二十卷(四)鄭道乾輯稿本一

西泠印社志八卷(一)丁仁葉銘王壽祺輯稿本三九七

第一六一册

西泠印社志八卷(二)丁仁葉銘王壽祺輯稿本一

紹興風俗志十二卷補遺二卷(一)金明全撰稿本一七七

第一六二册

紹興風俗志十二卷補遺二卷(二)金明全撰稿本一

底本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页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大项目编辑室

供稿 | 靳诺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