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古代养生家也有“吸取日月之精华”的说法。其中的“日”,就是阳气的源泉。

于是,历代养生家都认为,晒太阳对身体很有好处,能够借助阳光来生发身体的清阳之气,进而驱散体内的阴寒浊气,这样就是一种养阳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身体来说,阳气就是正气,能够抵御外邪,而晒太阳就能够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的哦免疫力,起到抵抗病邪的好处。

作为万物之源的太阳,生命的繁衍生存都离不开它。一年四季里,适当晒晒太阳,有助于温煦体内的阳气,还能促进气血周流,加快新陈代谢。

传统中医认为,晒太阳能够补益三个方面:一补骨头,二补阳气,三补正气

1、补筋骨:

现代科学发现,晒太阳能够促进体内的维生素D生成,更利于钙的吸收,尤其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年人来说,晒太阳能够减缓骨骼里的钙质流失,如果是来人,晒太阳不仅能够预防骨质疏松,还能改善抑郁的情绪。

2、补阳气:

中医素有“采日精”的说法,也就是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驱散体内的浊气,这样的结果就是补益了阳气。

3、 补正气:

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是一个大的概念,也是相对于邪气来说的。晒太阳能够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有助于身体抵御冰鞋,这其实就是补益了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晒太阳最为合适:

一天里有三个时间段晒太阳:

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是金色的,照在身上可以活血化淤。同时配合深呼吸,还可以搓热双手、干洗脸部,之后再散散步,能够清心安神、舒缓疲劳。

中午前后:午饭后,正是太阳当头的时候,让阳光晒在头顶,温煦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心),时间不要太久,可以通畅百脉、养脑补阳。

傍晚:太阳落山时,让身体背对阳光。背为阳,分布有很多的经脉和穴位,这样能能调理五脏气血;

中医说:“寒从脚下起”,一些老寒腿、长期腰膝酸软的老年人,往往和阳虚有关。

他们在秋冬季节常常有手脚冰冷,这时候也不妨多晒晒腿脚,有助于驱走体内寒气,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经常腹泻、肚子疼的人,多半为脾胃虚寒,可以面朝太阳来“太阳灸”,以此来调理身体。

当然,晒太阳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盲目操作。

首先,夏天阳光毒辣,就要注意避开阳光最酷烈的时候,在早晨和黄昏进行比较合适。而秋冬阳光和缓,晒的时候就要多注意保暖。

其次,体质弱的人不要暴晒,那样很容易发生虚脱,心血管不好的人也要量力而行。

由于阳光里的紫外线对视网膜不友好,晒太阳时最好戴好防护镜,避免紫外线直射眼睛。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年纪大的老人,最好不要一个人躺着晒太阳,如果不小心睡着了,他们更容易感冒受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家比较合适的晒太阳方式,就是约上几个好友坐在一起,在阳光下聊聊天,既能温煦身体,舒筋活血,还能陶冶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