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19.9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盐碱地变“金穗穗”丰收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东营市东营区:19.9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盐碱地变“金穗穗”丰收田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2日讯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眼下,东营市东营区抢抓天气利好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高效、便利作用,加快小麦抢收作业,麦收进度已过5成。

东营区辛店街道唐家村麦田里,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茬茬麦子被齐整整割下,完成割麦、脱粒、运麦等工序,金黄麦粒如数归仓,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东营区辛店街道唐家村种植大户宋建林表示,今年我们一共种植小麦1170来亩,选用的品种是轮选49,特点是耐盐碱,用种量少,分蘖能力强,属于优质高产麦。亩产1380来斤,每亩地预计收入18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东营区辛店街道唐家村原本是沟壑纵横、荒草密布,白茫茫一片的盐碱荒地,耕地盐碱化严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和农技专家通力合作,推进了一系列盐碱地改良与作物种植技术创新工作,使得这片曾经的“十年九不收”之地,逐渐有了生机。

东营区辛店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光梅告诉记者:“土壤含盐量高,盐碱化程度严重,是多年来制约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难题。近年来,我们通过采取明沟排盐、暗管 排盐,土地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选用耐盐碱品种等多项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年来,农业生产喜获丰收,我们现在麦收和这个盐碱地改良同步进行,为下一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东营区19.9万亩小麦开镰收割56%,平均亩产489.51公斤,总产量较去年增加309万公斤,预计6月20日全部收获完成。

闪电新闻记者 陈海涛 东营区融媒体中心 范烜铭 东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