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贵港城中第一名胜风景区是东湖公园,人们都知道它是由很多个藕塘经过开挖疏浚后形成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东湖的形成其实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明朝时期的沈希仪。

这个沈希仪可以说是贵港明代名将的代表!他是贵港少有的能在《明史》中得以立传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沈希仪“机警有胆勇,智计过绝于人”,并且为人坦率,性格开朗,特别善于笼络和安抚部下,所以深得部下拥护。

简单点来说,他是随父亲驻扎在贵县(今贵港)的军户,十八岁那年,接替父亲任指挥使,两年后凭军功升指挥佥事,开始初露头角。并且在王阳明率军平乱大藤峡起义的过程中,出力甚大,因为王阳明平乱采用的多是他的计谋。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很能打。也可以说,他是在平乱广西的大藤峡农民起义和地方土官反叛的过程中得以成就一世英名的。

他在贵县的时候,听民谣有唱:“贵县四山全,只因东井穿,东井若不穿,三科中一元。”于是命官士运石填平东井,使得东井的水流不出去,于是聚集到二十多个水塘中,经过连通疏浚渐渐形成了湖。

果然,他之后官运亨通,出广西,先后镇守四川、贵州广东、江淮、海南等地,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于嘉靖三十二年领军抗击倭寇,可惜以无功被弹劾,次年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贵港还是有遗迹留存的,只是如今难觅踪影。

比如说紫江亭。这座“紫江亭”在“县北二里石洲上”,也就是如今的井塘—寿山一带。这个井塘旧称谢公池,在清末民初时改称为井塘,那时候井塘有一小石洲,形如龟状,被视为吉祥之地。

贵港在古代是一座风水之城,它在四山(东南西北山)中间,并且城里还有一座独山为“中山”,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更深一点来说,遍布贵港城里的那些井和塘,构成贵港城的魂!

所以这处“谢公池”自然也是好地方。沈希仪由于此地“风水甚秀”,视为文脉之地,于是在此“创学宫书院”,并且在谢公池变修了一座“紫江亭”。

为什么取名“紫江亭”?这也跟沈希仪也有很大关系,有着深刻的寓意。

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之所以叫“紫江”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恰逢贵县旧八景之首的“紫泉胜迹”(旧称怀城八景)“出紫水”盛况,此乃吉兆。就是为了保佑自己大富大贵,飞黄腾达。

他的人生路确实也是这样,所以说他深信不疑。

只不过这座“紫江亭”到了清代时候就已经不复存在,成为了“遗址”了。而曾经风水甚秀的井塘地区到了如今,也在历史的变迁中变得面目全非,徒留其名而已。

实在要说痕迹,可能散落在民居的建筑里的那些石柱、石礅、石块、条石、青砖等建筑构件,还能感受出来这片区域曾经的繁华和气派。这些建筑构件可能包括有比如说明代敕书楼、元帝祠,清代真武庙、新寺、北山庙、金牛庙以及紫江亭等古建筑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可能很多贵港人自己都不知道贵港曾经有这样一位能打的人物了吧?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