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在展示茶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农在展示茶尖。
察隅农场有限公司千亩茶园采茶现场。 图/文 记者 谢筱纯 王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察隅农场有限公司千亩茶园采茶现场。 图/文 记者 谢筱纯 王珊

雾绕青山枝叶绿,众人背篓采茶忙。从今年4月初开始,察隅县就进入了茶叶采摘时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茶香,茶农们背着背篓,穿梭在茶园中加紧采摘鲜茶,开启春天里的茶经济,每个茶园里都是一派忙碌景象。

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

茶园采茶忙,茶厂制茶香。茶叶采制环环相扣,新鲜采摘下来的茶叶会第一时间送到附近的加工厂。机器轰鸣,茶香阵阵,茶叶加工厂内,工人们各司其职,各生产线不停地运转,加工制作红茶、绿茶、白茶等多个品种的高原有机茶。加工厂里晾制的新茶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察隅县有6个茶叶加工厂,截至目前,共加工成品茶3.375万斤,产值4175万元,成品茶销售0.82万斤,销售额740万元。

随着茶叶采摘工作进入高峰期,察隅县各茶叶基地通过聘请务工、收购茶青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察隅县2024年春茶可采摘面积1.4万余亩,目前已完成0.79万亩的采摘工作,茶青产量达18.5万斤,各茶叶基地平均每天用工300人次,每天支付群众务工费用达5万元,从4月初至今,包括收购茶青在内,已带动当地3000余人次增收500万元。

好茶成致富“金叶子”

据了解,察隅县于20世纪60年代试点茶叶种植,上察隅镇毕达村等村现留存老茶树62亩。察隅县自2017年开始建设第一个茶叶种植基地,并将茶产业确立为县主导产业,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茶叶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有品牌创建、高标准生态茶园打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茶叶质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等方式,察隅县提升了本地特色茶叶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县目前共引进4家茶叶企业,流转土地1.55万亩,规模化经营率近70%,可带动群众增收2000余万元。

产业链条稳步延伸。察隅县现在茶叶可采摘面积稳定在9600亩,已有2家本地茶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制作能力达到10万斤,茶叶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

带动群众增收明显。察隅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茶产业,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确保农户产品有销路、收入有保障,“小嫩芽”促使当地群众收入不断增长。

打造高原有机茶中高端品牌

近年来,西藏立足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积极打造西藏茶叶品牌,着力提升高原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推动高原茶叶走出西藏。

经过不断努力,察隅县茶叶品牌不断打响,“雪域江南”商标申报成功,“察隅新茶农匠”喜获2023年西藏自治区级劳务品牌。林芝毛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注册了“域峰”“雪域金眉”2个商标;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茶叶交易(春季)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察隅县林芝毛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雪域金眉”红茶荣获2023年“中国好茶”金奖,并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推荐优秀茶产品,其所生产的“域峰”绿茶荣获2023年“中国好茶”优质奖;在2023年中国·深圳(第9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上,察隅县所产茶叶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林芝毛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尹长伟也获得了“现代农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察隅县全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典型做法得到各级高度肯定,被察隅县、林芝市等媒体广泛推介。

下一步,察隅县将聚焦群众持续增收,持续关注茶叶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继续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优化产业结构、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将有机茶理念贯穿于茶叶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从源头提升茶叶品质,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推动茶产业向更高标准市场迈进,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