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为了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在京“安居”,6月12日,北京2024年度“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据悉,目前本市共向近30家企业筹集了11.6万套(间)优惠房源,其中还包括19个保障性租赁房项目。

该活动不仅面向在京毕业或异地来京就业的应届毕业生,2023年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可享受到租金、押金、佣金减免等租房优惠。

在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多家租赁中介机构在校园里搭起了服务台,展示租赁优惠活动,以及为高校毕业生们提供咨询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租房合同应该怎么看?”来自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吴和室友们还在现场向专业律师咨询起租房的法律问题。今年活动中,除了有中介企业搭建服务台,业内专家、律师还会进校园为毕业生解读《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及住房租赁政策等租赁知识,并在现场进行公益咨询,帮助毕业生防范租房风险。同时,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参与到该活动中,为毕业生提供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等方面政策普及宣讲及咨询服务。

“首站供需对接服务活动中,有20余家企业进驻现场,为毕业生带来适配房源以及相应优惠。”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庆祥介绍,接下来,中介行业协会还会分多批组织企业带房源、带服务、带优惠走进京内20余所校园为毕业生们提供面对面服务。

去年,本市“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活动首次采用“1+N”专场模式,即在高校集中区域,选取一家进驻高校举办现场活动,邀请周边多所高校学生参加。“今年,‘1+N’专场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赵庆祥说,例如此次首场活动在清华大学举办,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周边高校毕业生均可前来参加。6月中旬至9月,本市还将陆续在朝阳、昌平等高校集中区域组织多场“1+N”活动,为更多毕业生提供租房服务。

今年的优惠房源更多了。”提及今年活动的亮点,赵庆祥表示,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创历史新高,因此今年本市筹集的优惠房源也比去年增加了1万多套(间)。

在优惠措施方面,参与活动的企业面向毕业生群体推出了租金、押金、佣金优惠,帮毕业生实实在在地省钱。例如,我爱我家筹集了上万套租赁房源,毕业生可享受“月付+佣金6折”优惠;链家、麦田也推出了居间服务佣金6折优惠。

据了解,毕业生可通过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官网、各租赁企业的App,以及“京房啄木鸟”微信公众号3种方式查询优惠房源。活动时间截至今年9月。

高校毕业生在京租房

这些事项要注意——

租房者在实地看房、准备承租时,要注意以下重点——

查看证书

查看出租房屋的房屋权属证书,房主或出租人的身份证件,确认房主和出租人的关系,确保出租人有权出租。您还可以向出租人了解房屋装修情况。出租房屋为转租的,要确认房主已书面同意该房屋可以转租;还要查看房主与出租人约定的租赁期间,确保您的租期在可转租的时间范围内。

警惕“低租金”

看房时,一定要先比较一下周边同类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不要光图便宜选择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房源,一定要警惕“高收低出(即高价从房东手里收房、低价转租出去)”“长收短付(即从租客手里按年、半年收取租金,给房东按季、月付租金)”等套路,当心掉入不正规机构、个人二房东“低租金陷阱”。

从业人员应有信息卡

房屋带看时,一定要选择佩戴信息卡的从业人员。您可以通过扫描从业人员信息卡上的二维码查询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谨防不良中介或者虚假从业人员。

警惕“假承诺”

实地看房时,要检查、试用一下各种家电、屋内设施等,确认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发现问题要在合同中注明,不要轻信出租方的口头承诺。

哪些房屋不能租?

按照现行法律文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是不得出租的:

属于违法建筑的;

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不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的;(比如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当根据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房屋建筑)

通过改变房屋内部结构等方式分割出租的;

不符合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的;

法律、法规禁止出租的政策性住房;

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记得使用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选好房子,下一步就是签合同了。租赁房屋要签订书面的租赁合同。鼓励大家使用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制定的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2023年3月15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修订发布了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可登录首都之窗、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门户网站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阅、下载。

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您如果与收取房屋出租的住房租赁企业签订合同的,住房租赁企业必须使用本市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租赁合同如何备案

提醒大家租赁合同一定要进行网签或备案。因为如果没有网签或备案,可能会影响后期享受积分落户、公积金提取、义务教育等一系列公共权益。

通过经纪机构签订合同的,或与租赁企业签订合同的,要督促经纪机构或租赁企业在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网签备案。

自行成交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可在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平台自行进行合同备案。同时鼓励出租人、承租人通过平台完成住房租赁合同签约,签约后平台即时完成租赁登记备案。

具体操作是:租赁当事人可通过“北京市房屋租赁服务平台”找到“网签备案”-“备案中心”-点击“我要备案”,依照系统指引和相关提示完成信息确认与录入工作。

为最大化方便公众,租赁当事人也可以前往各区租赁登记备案服务窗口或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设置的便民服务点办理登记备案(便民服务点列表 )。

目前已经有多种公共服务与租赁登记备案实现对接,如办理积分落户、提取公积金、子女入学等,下一步,还将逐步推进与更多公共服务的信息共享。所以,租赁备案能够切实保障您的利益。

具体内容可浏览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房屋租赁服务专栏。

注意“租金押金”安全

北京市2021年3月1日出台的《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202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规定租赁企业承租他人房屋再转租的,预收的租金数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月房租。因此,不要一次性支付长期租金。

另外,为落实《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规定,保障住房租赁押金、租金安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起草了《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暂行办法》,已完成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期将正式发布。按照《办法》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收取的押金通过第三方专用账户托管;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单次收取租金的数额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租金,超收的租金应当纳入监管。大家要提高风险意识,关注所交押金、租金是否按要求纳入了监管账户。

来源:北京发布、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