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通讯员 宋凯 袁娟 鄂文旅

只要心怀热爱,人人都可以成为非遗的传承者。

6月13日,“知音湖北 遇见非遗”2024荆楚非遗宣传展示暨非遗嘉年华活动在恩施开幕,作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多位湖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当天走入高校,与大学生们相约“乐享非遗·匠心传承”非遗课堂。

崔明凡授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明凡授课中

身为襄阳香包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崔明凡每次出现在非遗活动中,都会佩戴着自己制作的各式香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此次她参加“乐享非遗·匠心传承”非遗课堂展示活动,与武当武术、武汉面塑、大冶刺绣等非遗技艺传承人一起做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让“00后”们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匠心精神。

崔明凡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明凡的作品

崔明凡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香包古时称“香囊”,其制作与佩戴自战国时期便已有记载,这些以彩绸缝制而成的绣囊,装有多种气味宜人、功效多样的中草药,再搭配上各具巧思的造型,既有为服饰增色的功能,也有防虫防病的效果。

给“00后”上课,崔明凡早已驾轻就熟。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推动襄阳香包“打入”年轻族群,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种“新国潮”,所以她经常进社区、进校园,结交了不少年轻朋友。

崔明凡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明凡的作品

“我很喜欢教年轻人,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这项非遗技艺有兴趣、很喜爱,在制作过程中也都很认真,还会互相帮助。”崔明凡还记得她此前教过一批学生,教学效果让家长们很欣慰,“家长们发现,以前孩子不会拿针、不会穿线,跟我上完课后,不仅能制作简单的香包,还能给自己缝衣服、缝扣子了。”

得益于年轻人对香包的热捧,崔明凡经常成为非遗集市的“销冠”。她说:“年轻人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跟着时代走,跟着年轻人走。”比如,鞋子造型的香包寓意“携手一生”,是年轻情侣最爱的“好意头”;粽子造型的香包则应对“万水千山总是情”“中状元”的谐音梗,同样是年轻人喜爱的畅销款。

和崔明凡一样,武当太乙五行拳代表性传承人覃侠也在“乐享非遗·匠心传承”非遗课堂上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情。

覃侠授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覃侠授课中

覃侠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此行原本只准备让学生们体验一下武当八段锦,没想到30多名学生都有不错的体能基础,上手特别快,“所以我就又加了太乙五行拳的两个招式,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武当武术文化。”

覃侠授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覃侠授课中

在覃侠看来,把非遗送进校园有着深远意义,“比如我们武当武术,有的年轻人都认为它动作偏缓慢,属于养生范围,但其实我们也可以近身技击,所以我很珍惜和大学生们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让大家对我们传统武术有更全面的认知。”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