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逐步迈向出口大国,西方国家在与中国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也开始承受着竞争的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便开始想尽办法应对中国对外输出的力量。

于5月23日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中,又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问题大做文章。美国不仅坚定的宣称中国方面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开始拉拢其他国家,企图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

该会议是否意味着七国集团内部形成一定针对中国的制裁共识?中国又将如何应对有关“产能过剩”的相关指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主要议题针对中国“产能过剩”

如前文所说,随着中国在新能源等方面的出口能力不断提高,西方国家开始产生担忧、抵触情绪:无法在出口贸易中获得充足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导致国内经济发展受阻。

因此在23日召开的七国集团会议上如何应对、处理对华贸易中的劣势地位问题成为主要议题。具体而言,就是如何能够保持贸易占比的相对均衡,防止中方“一家独大”。

在近期,美方便想尽一切办法在各种场合给中国带上“产能过剩”的帽子,目的就是想要拉拢其他国家一同,向中国发动“贸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动贸易制裁早已经不是先例,比如说先前的芯片战,足以见得美方的“用心良苦”。

但尽管美方一而再再而三的煽动,大部分国家还是保持了相对的理智。在如今各个国家贸易发展高度关联的时期,贸易战绝对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处理手段。

中国在制造大国的路上越走越扎实,引发西方国家的紧张也有合理之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中方大量对外输出产品,将会给其他国家相关企业带来生存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最后得出的结论在于:有关国家要团结在一起,向中方传递担忧,并与中国形成全新的贸易秩序。同时,各国强调不可进行带有惩罚性意味的贸易战。

美方挑起贸易战实际是保护主义驱动

可以明确的是,美方在鼓吹中国“产能过剩方面”并未起到其预期的效果。只能说群众的眼光的都是雪亮的,很多欧洲国家都清楚的认识到,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

美方的诬陷、栽赃行为,无非就是在掩饰其保护主义的本质。中国在出口贸易中占比高,就是“产能过剩”,这是彻头彻尾的强盗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深处挖掘,美方的各种行为实际透露出了其内心的恐惧。恐惧于中方的崛起,同时恐惧于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

因此,美方急于拉拢盟友,企图共同制裁中方,减少中方的竞争优势。除了自己开始对中国相关产业加收关税外,美国也极力鼓动七国集团中的其他国家一同制定制裁措施。

无论美方的话语被包装的多么有理有据,但是也难掩其居心叵测。实际上,如果各个国家真的如美方所鼓动的那般对中国施加贸易措施,也不会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将如何应对各方压力

中方应对以上问题,也是态度明确。在国际贸易中,中方始终秉持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从未想过垄断市场、倾售产品。

现有的数据也表明,在相关产业,中方的出口水平并未格外突出,仍处于正常水平。过度投资、过度倾售属于毫无依据的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政府无比明确,只有合作才是国际发展的首要关键。对于新能源产品的问题,中国政府有权制定有关的发展战略,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完成绿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实际并不会产生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反而能够极大的缓解各个国家的碳中和压力。各个国家不应当只看到短期情况,应当的目光放长远。

与其指责中国政府过度补贴,不如实际走进中国新能源发展产业,了解中方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在沟通中发现不足之处,在了解中明确下一步合作的目标,与中方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对于国际贸易问题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愿意接纳世界各国共同合作的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方愿意接受无依据的指责与制裁。

正如七国集团会议上指出的,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协助才是未来!

参考资料:

《G7声称中国“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导致产能过剩”,外交部驳斥》澎湃新闻

《借口“产能过剩”,耶伦撺掇美欧对中国竖“反对之墙”被质疑》环球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