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4日《云南日报》第8版“文化中国行 ”专栏刊发稿件《“马楠蜡染”省级传承人王秀芬和女儿——赋予古老技法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秀芬制作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楠蜡染作品

苗族蜡染是一项传统的印染手工艺,在我国古代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为“三大印花技艺”。在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老铁厂、莲峰苗寨,苗族妇女以山水自然风光为灵感,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在天然纤维织物上点蜡绘图,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马楠蜡染采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和蜂蜡绘图,画面灵动、典雅富贵。图案主要分为民族风情和古典吉祥图案两类,民族风情图案以现实生活和民俗民风为题材,展现质朴的乡土气息;古典吉祥图案以芦笙歌舞、吉祥牛角、四方文案组成,庄重精美,被誉为“布艺上的青花瓷”。

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楠蜡染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芬说,她从12岁起就跟随亲人学习手工织布、蜡染技艺,制作的蜡染已超过1000幅。

多年来,王秀芬持续开展蜡染制作手工技艺培训,如今学徒已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假期,都有学生来参加免费培训,每期在30至50人之间。”王秀芬说。

杨世翠是王秀芬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喜爱蜡染技艺,于2018年被命名为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比母亲,杨世翠在制作蜡染时,喜欢将现代生活元素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并融入时尚元素,把蜡染用在女孩喜欢的裙子、头饰、围巾等服饰上,把图案绣到抱枕、挎包等物件上,赋予古老的技法以新的生命力。

如今,杨世翠已接过接力棒,在永善县城开了一家蜡染店,专心制作她热爱的蜡染,推动马楠蜡染走向市场。

蓝底白画,至简之美。一尺蓝布、一把蜡刀、一钵温热的蜡,铜刀作笔、蜂蜡为墨,靛染成一件件美丽服饰,煮漂后化作一份份真挚的祝福,绽放出一朵朵别样的“青花”。据介绍,马楠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云南省“蜡染刺绣之乡”,马楠蜡染还被昭通市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加拿大国际友人。

近年来,永善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苗族蜡染技艺扶持力度,举办培训班丰富文化内涵,组团参加南博会、旅交会、文博会等大型会展,广泛宣传推介马楠蜡染,树立马楠蜡染品牌形象,推动马楠蜡染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云南日报 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田明

监制/ 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严家佳 编辑/李建芹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告:即日起,“ 微昭通 ”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