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作为抗日战争中我国的重要战略后方,对战局起到重要作用。

而在作战过程中,日军就曾多次派兵攻打陕西,但每次都损失惨重。

或许是怕小日本狗急跳墙来个急转弯,老蒋专门派遣胡宗南率重兵驻守,目的就是为防止日寇趁机南下攻打四川,以防止重庆危矣。

从整个战略安排上来看,当时蒋介石能产生这一想法也算是有“先见之明”。

因为就在1942年,日本军部的“五号作战计划”便是针对亚洲及南亚大陆、太平洋战区而制定的战略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战场上,具体体现在对陕西和四川的进攻,我们称之为“川陕攻略”

本以为这又将是一场血战时,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的这一计划没有实施就放弃了。

那么当时究竟是因为什么?让日军感到如此忌惮,从而放弃这一战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谋蓄谋已久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作战双方都处于相互掣肘的状态,也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搞了个偷袭,成功袭击美国珍珠港。

从头号强国那里占了点便宜,小日本飘得有些忘乎所以,再加上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取胜,其野心膨胀的也愈发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已然覆盖东部大部分地区,而抗日的主要大后方在西南云贵地区。

如果日军成功攻占陕西等地区,届时便会对西南大后方形成夹击之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既然我们考虑到这一点,想必日寇必然也能想到,再加上其侵略气焰有所助长。

果然,在1942年的春天,由日本陆军大本营作总部署,制造出“五号作战计划”。

他们还口出狂言:“要借本次‘神圣的计划’,摧毁重庆政府,对中国战场进行所谓的“清尾”工作,进而朝着世界战场更大的目标前进。”

从中我们看出日本还是对自己比较自信的,话语中体现的自己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初心”还没有泯灭。

他们的狼子野心早已被披露的一干二净,还在此敢大言不惭地说这种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陕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以中国派遣军为主力,分两线从西安和武汉共同发动,击溃中央军主力,进而打入四川,占领成都、重庆。

也不知道当时日军咋想的,难不成真的是因为在太平洋战场屡屡获胜就骄傲的忘乎所以了吗?

双线作战乃兵家大忌,一战中德国采取东线对战苏联,西线牵制同盟国的策略,最终结局可谓是一败涂地。

显然,日军再蠢,也不能以这种战败情况作为参照案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出襁褓告终

而在几百年前,忽必烈就已然运用“川陕攻略”的来实现伟大抱负的。

“东起江淮,西至川陕”。当年蒙古军从西北向东南纵深包抄敌人,以大纵深大迂回的战略一举歼灭宋金两国,建立元朝

而在解放战争后期,我军也巧妙运用以上战略,实施大迂回大包围,完成对全国的解放。

就算是参照蒙古军作战,但日本应该也清楚,自己本身国体就小,兵力、资源供应都很有限,作战发展到现在阶段,以上作战策略属实会耗费大量兵力与物资。

再加上前几年的日军的持续输出,真正能拿来作战的军队又有多少?就算放手一搏,也不难落得个兵败回巢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时,统计到其二战期间总兵力达720万,在中国战场上前后兵力投入就将近420万。

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牵制住日军将近60%的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争得时机,其间付出的惨痛代价是无与伦比的。

再回到“五号计划”的话题上来。

如果日军这一计划成功的话,届时危险的就不单单是中国大后方战场,恐怕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也会落入敌手。

为这一计划的落地实施,日军专门从太平洋战场紧急抽调30支汽车、舟桥部队,援助华北方面军,拨出军需专款、物资等,还针对中国复杂的地形,展开渡河和山地作战训练。

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还亲自乘飞机在秦岭一带来回考察,足见日方对此次计划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听闻日军这一计划时,重庆军事委员会紧急下令胡宗南负责的第8战区,李宗仁的第5战区以及陈诚的第6战区增强防御。

与此同时,加强黄河河防,增强陕南地区、武当山以东和长江南北两岸的防守,扼守川东门户,并提前做好重庆国民政府西迁的准备。

就当我军战士严阵以待,准备迎敌之时,却得到一个意外消息。

日军大本营参谋总长衫山元发布“大陆指第1367号”指示:

“根据大陆指1252号进行的五号作战准备,决定中止”,“其他进攻性作战,在判明南方形势以前也应暂停”。

这意味着日军主动放弃五号作战计划,这么大的羊毛不去薅,这属实不符合日寇的个性。

我们来分析分析当时的国内外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局势不堪

或许如果当时的日美太平洋战场没有发生转机,那么日本可能会脑袋一热,发动第五号作战计划的实施。

可偏偏出现了中途岛战役,此次战役也成为太平洋战场的重要转折点,日本受到巨大挫败。

包括后来接连出现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海战等,都狠狠地挫伤了日军的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日本在这中间发起过数次大规模的反攻,企图扭转战局,但大势已去,已然难以夺回战场主动权。

不单单战场前线作战吃紧,就连日军作战指挥部也跟着慌乱起来,原定的侵华作战计划被打乱。

除此之外,由于小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冲动,如此一来,反倒是激怒起一个很棘手的对手,美国改变此前的“中立态度”,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阵线中。

而在1941年后,日本法西斯的“小伙伴”德国在西欧战场也没能捞到太多好处,始终没能突破苏军的围堵。

如此看来,日本目前在世界的处境属实有些不堪入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日本将近80%的石油来自美国,还有75%的铁矿石、84%的铅和锡以及60%的铜都依赖于英美供应。

由于日本非要自己作死,太平洋战争后,罗斯福索性直接宣布中断美日石油贸易,直接了却日本一桩“心愿”。

侵华战争中,日本靠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大型机械化设备,诸如坦克、飞机、重型装甲车等对我军施以猛烈攻击。

现如今,失去了美国的石油供应,一旦储备资源不足,那这些机器和废铁又有什么两样。

这种尴尬的处境日本不得不考虑在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战场失利

国外战场打不安生,国内战场也不顺利。

首当其冲,侵华日军自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单从兵力情况上来说,日本就不占据优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采取越岛式战术对日军发起进攻,日军对此甚是头痛,便从中国战场调走了五个师团。

当时,日军一个师团兵力配备约有2万人左右,五个师团就是10余万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占据中国东部与东南部许多城市,每个城市的驻兵成本也应该算进去。

加上这些年来日军死伤无数,中国派遣军如果还要一味进攻大后方地区,又能拿出多少兵力?

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蒋本身对合作抗日这件事热度就不高,也会时而隐晦的搞出点小动作,比如当时奉命驻守在陕甘宁边区附近的胡宗南。

胡宗南率领三个集团军,看似是在防范西线进攻的日军部队,实则是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监视和围困。

不过好在抗日大环境下,他们也不敢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毕竟也要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

但日军来犯,胡宗南的军队不可能坐视不管,这对日寇还是起到一定威慑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前文所提的部分高级将领收到老蒋指示后,也必然会做出相关防护措施。

当然,也不单单是国军,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也构成一股强大力量,并且要更加擅长山地战、游击战,这也更符合陕西地区的作战环境。

说到作战环境,以黄河为主体的附近大小流域也形成一道巨大屏障。

不但有利于我军对日军实施渡河阻击作战,同时也对其重型装甲设备起到一定过滤作用。

仅仅在1938年后的两年内,日军就发动渡河行动70余次,不是伤亡惨重,就是打道回府。

日军主力部队难以渡过黄河天险,再加上关中地区本身就建有多个关卡的情况下,就更加难以突破这道防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群众工作做的出色,因此,在抗战过程中群众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日寇还有足够的物资供应来满足战斗需要吗?

其实,单单选择向陕西、四川等地区进行大纵深作战这件事,战线过长造成的补给困难就够他们吃一壶的。

说来也怪,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1942年的华北、华中沦陷区灾害频繁,有的地方庄稼颗粒无收,来年的春荒更是给日寇当头一棒。

可能有时候,真的有人能成功把事情做到“天怒人怨”,反正当时小日本蛮成功的。

既然占领区粮食产出不足,那就从本土运输。

不过也巧,当时日本本土的许多粮食物资等大多被用于太平洋战场的供应了,中国派遣军不幸受到“冷落”。

在一则日军军官的笔记中有所记载:

“我军自给物资和对日输出物资的开发,工作一筹莫展,进攻西安的作战计划,也受到制约。”

再加上装甲车、坦克等受到油量储备不足、不适应山地作战等因素限制,日军的优势被削得一减再减。

当时,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鬼子常常受到八路军敌后偷袭、骚扰等,便展开大规模的“清乡”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日寇几乎是没有精力再进行大规模作战了,更别说“饥肠辘辘”的深入内地作战了。

其实当初日本军部提出“五号作战计划”的时候,就有部分军官是对此持反对意见的。

而当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频吃败仗后,总部便改变作战目标,指示中国派遣军以华中、台湾、南海诸岛作为外围防御战线。

进而为对抗美军进攻日本争取时间,加紧本土作战的准备。

而冈村宁次却依然“抱负远大”,表示要排除万难,在明春长驱直入,进攻四川,给予重庆嫡系部队决定性打击。

只能说口号喊得有多响亮,输的就多么一塌涂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这里就暴露出其两个问题。

其一,自己内部都不对付。有矛盾不想着怎么解决矛盾,反倒是一意孤行,这可怎么行。

其二,自大是自己最大的对手。也不看看当时自己都处于什么境地了,老巢都要被端了,还心心念念着没有到嘴的肥肉,只能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考虑到日军当时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裕仁天皇无奈又不甘心的下令取消了“五号作战计划”。

其实还有观点称,“川陕攻略”一旦实施,将会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甚至给予中国军队重创。

但经过以上一番推论,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日军这个计划不过是“空有其表”罢了,连最基本的实施条件都不具备,实施起来也只会闹出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到,日本国体本身就小,人军财物等多方面资源都均感缺乏,是经不起长期战争的。

因此,虽然日军的“五号计划”看起来危害性极大,但当时的制定者们忽略了许多原因,诸如中国内部的实际形势,还有他们自己面临的“尴尬”处境,就注定这个计划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