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ayings:

最近,我被一张图深深震撼。

——苏东坡的社会关系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月小水长

真的,有生之年,没想到能被一张图吵到我的眼睛。

我仔细看了看,除了零星的政敌和同事,图里一大半的人,都是苏东坡的朋友。

作为北宋著名 e 人,苏东坡人缘真不是一般的好。

朋友们超爱他,清一色的夸夸团,夸他有才,还夸他帅。

黄庭坚夸他眉眼生得好,“眉目云开月静”;

孔武仲夸他个长得高,“颀然八尺”,换算一下,就是 1 米 84 ;

夸得苏东坡自己都骄傲了: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出自《蝶恋花·送潘大临》)

不光嘴上夸,对他还特别好。

被贬到黄州,好多朋友冒着丢财、丢官甚至丢命的风险来看望他。

离开黄州的那一天,整整有 19 个人来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奇的是,即便是近千年后的今天,所有人提到苏东坡的口吻也很一致:

老朋友。

央视专门拍了一组视频,就叫《我的朋友苏东坡》;

余光中也说,如果要去旅行,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也不要跟杜甫一起,他太苦哈哈了。只有苏东坡,才是旅伴的不二人选。

“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人人都想和苏东坡做朋友?

我考古了整整一个月,梳理出了#苏东坡作为朋友的九大美德#,看完你就会理解什么叫:

交友当如苏东坡。

才子常有,大师常有,而好朋友不常有。

每个人都该拥有一个像苏东坡这样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大馋丫头,我交朋友的第一准则就是:

吃。

能吃到一起,才能玩到一起。

苏东坡,一个标准的大馋小伙,完美符合一个优秀饭搭子的模版。

首先,他口味杂,不挑食,什么都爱吃。

爱吃螃蟹,还得配上点酒,吃得高兴还要加餐;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爱吃荔枝,放话自己一天能吃三百颗,天天搁那问:“荔枝熟了没?真的不能吃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再比如河豚,小时候读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以为苏东坡在感叹美景。

长大了才知道,他眼里全是吃的。

别人在家里做了河豚招待他,看他沉默嚼了半天,还以为他不爱吃,又失望又伤心。

结果苏东坡忽然放下筷子,来了一句:

真是好吃得让人想死!

“东坡忽投箸大声叹曰:“也值得一死!”于是合舍大悦。”

苏东坡厨艺还特别好。

他会做鱼:

“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会做猪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还会做羊脊骨。

烤完觉得有螃蟹的鲜味,沾沾自喜,专门写信给弟弟炫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苏东坡这样的朋友在,你根本不用怕挨饿。

饿了,随时去他家蹭饭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的另一项重任,就是带你发现生活的快乐。

在这一项上,苏东坡绝对能拿满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己很容易快乐——

爱给一切东西起名,东坡肉、东坡羹、东坡汤、东坡笠、西子湖......凡是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被发配到海南,前脚还想着这回真完了,

后脚吃了一口生蚝,好了。

甚至专门写信交代儿子,别泄漏这个秘密。

为啥呢?怕别人也故意犯错,争着发配来海南,瓜分他的生蚝。

“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特别擅长“制造快乐”——

他亲手做墨,

烧松脂制黑烟灰,半夜差点把房子烧了;

他亲手酿酒,

蜂蜜、桂花、生姜、肉桂......好材料加一堆,乍听起来相当不错。

但注意,亲儿子预警,容易腹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着没事,苏东坡还爱练瑜伽,喜欢月下漫步。

林语堂形容他是“火命”,主打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

要是有朋友圈,感觉他每天都能刷屏。

人嘛,难免偶尔嫌弃生活死气沉沉,

但拥有一个苏东坡,总是要好过一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关系亲近的朋友,越是免不了互损。

苏东坡更是“损友中的损友”。

你肯定猜不到,苏东坡的口头禅之一是,

呵呵。

光是给朋友们写信,就用了四十多个“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损起来更是敌友不分,我简单列举一下受害者:

1 号受害者,马梦得。

苏东坡总结他俩没钱的原因:星座。

“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意思就是,我们同年同月生,我查过了,这个时间生的人都穷。至于咱俩呢,你比我还穷。

对了,苏东坡是摩羯座。

2 号受害者,陈季常。

陈季常是出了名的“惧内”,苏东坡去小陈家里做客,听到他挨骂,不仅没安慰,专门写了首诗嘲笑他: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没错,“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号受害者,黄庭坚

俩人互相点评书法,黄庭坚说苏东坡的字胖乎乎,圆扁扁,像“石压蛤蟆”。

这苏东坡能忍吗?当即怼回去,说他的字像树“梢挂蛇”,还是死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怪不得黄庭坚说他什么都好,就是爱骂人;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当然了,苏东坡对自己的嘴一清二楚。

他给好友写信,说自己都是“口业”,太爱说话,太爱放炮。

但苏东坡,虚心承认,坚决不改,不吐不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话直说,才是东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还是个特别能看见朋友长处的人。

“损”多半是开玩笑,但夸奖,他一定是认真的。

他夸好友张中,年少有为;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他夸好友董传,才华横溢;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夸好友陈襄,工作做得好,治理杭州有方;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他夸好友米芾,字写得好,夸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低位,甘做陪衬。

俩人一起出门游览,有人请苏东坡题词,他却说:

“有元章(米芾)在。”

“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还有我们的“受害者”黄庭坚。

俩人还不认识的时候,苏东坡就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夸他是“精金美玉”。

“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做苏东坡的朋友,挨夸的幸福只是最表面的。

苏东坡夸人,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看见”。

他会看见你的才华,你的遭遇,你的成就,和你的不甘心。

然后,一遍遍讲给所有人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苏东坡做朋友,完全不必有心理负担。

苏东坡是个毫无“分别心”的人。

别人交朋友,追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而苏东坡交朋友,追求平等,他不会嫌弃任何人。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聊天有三大特点:

和谁都能聊。

随便列一下名单就懂了。

潘酒监、春梦婆、郭药师、庞大夫、道士、僧人、农夫、学者、邻居翟秀才、林太太......

这些都是被贬到各个地方后,苏东坡交到的好友。

在哪都能聊。

和农民在田间聊,和渔夫在水畔聊,和樵夫在山野聊,和商贩在集市聊。

也欢迎朋友们上门,儿子形容,有一天家里没有客人来,他好像就浑身不舒服。

什么话题都能聊。

纪录片《苏东坡传》里讲他和农民的对话,基本都是这样的:

苏东坡:大家都讲讲故事吧。

农民:......没有。

苏东坡:胡编乱造一个也可以。

农民:也没有。

苏东坡:那讲一个鬼故事总可以吧。

农民:也没有。

苏东坡:行啊,那我给你讲一个吧。

明人董斯张曾戏言:“大苏死去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

我想这未必是假话。

在苏东坡这里,三教九流一视同仁,皇帝乞丐并无差别。

“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苏东坡其实过得挺坎坷的。

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30 次被委任,17 次失宠,不是入狱就是被贬,换别人肯定天天在你耳边抱怨。

但苏东坡不会,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很爱笑,有人统计过,在苏东坡写过的 3000 余首诗词中,带“笑”字的有 344 首,占了 11 %。

而其他坎坷代表,比如杜甫,只有 3.9 %。

苏东坡心特别大。

刚被很多御史检举,第一反应是,

“行了,这回不愁我的诗皇帝看不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贬到黄州,和朋友玩得开心,直接不想重回京师了。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被贬到海南,庆幸自己不会丧生在京师医生手里。

“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知道朋友曹九章也被贬了,心中肯定郁闷,他甚至用自己的困境宽慰他。

“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这种乐观和豁达,非常有感染力。

很经典的一则故事是,同行游玩的朋友突然感伤,感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恨不能长久地占有清风明月,

苏东坡却说,与其忧虑过去和未来,不如活在当下。

去感受江上清风,去欣赏山间明月,去享受每时每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总可以在他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宽慰。

有苏东坡在,日子好像都明亮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还特别容易“一时兴起”。

想一出是一出,生活永远充满意外。

当时官府明文规定,严禁半夜十二点之后进城。

结果他和朋友喝到三更半夜,城门都关了,你猜他怎么回来的呢?

翻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经典的,当属张怀民。

刚准备入睡的苏东坡,一抬头看见月亮,兴奋了,立刻就想出门去欣赏。

没人一起怎么办?找张怀民啊。

“亦未寝”的怀民睁眼那一刻,看苏东坡的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张怀民:《记承天寺梦游》

但你想,如果没有苏轼这样的朋友,没有这种一时兴起,这么好的月色,岂不是就要错过了?

最近我在网上还看到了另一种动人的猜测:

那一年,苏东坡已经被贬许久,张怀民却是刚被贬谪到此地。

或许那个晚上真正睡不着的人,不是苏东坡,而是张怀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闷烦忧,什么都不必说,

看看月色,一切尽在不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从来不把朋友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

他始终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

徐大受不顾他被贬也要交往,他感激;

“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

米芾带着宝砚专程去看他,他感激;

“此意之厚,如何可忘。”

陈季常不富裕也要援助他,他感激;

“至身割瘦胫以啖我,可谓至矣!”

要是因为自己连累了朋友,他会特别愧疚。

好友王巩受他牵连,在乌台诗案中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他自责,写了很多书信。

“此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但苏东坡也有不想记得的,比如仇怨。

早年的政敌王安石,老了再见面,俩人依旧能谈笑风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政敌章惇。

常理来说,苏东坡要恨他简直太正当了。早年二人虽然算朋友,但晚年苏东坡的流放,几乎全和他有关。

但听到仇人被贬的那一刻,苏东坡既没有仰天大笑,也没有拍手称快,只有震惊。

“闻之惊叹弥日。”

他甚至第一反应是宽慰对方的母亲。

“海康地虽远,无甚瘴。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

对方的儿子担心苏东坡打击报复,专门写了一封长信求情。

苏东坡回信说,这么多年,两人的交情从来没有变过。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写过很多送别诗。

送别亲人,送别爱人,最多的,是送别友人。

对当时的苏东坡来说,很多告别,往往意味着永别。

他不忍分离,送一个人总是要送好多次。

《和陶与晋安别 送昌化军使张中》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 再送张中》

《和陶答庞参军 三送张中》

他恋恋不舍,朋友走远了,自己还会在亭子伫立,长久目送。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他为了缓和离别的感伤,会故作轻松地开玩笑。

“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苏东坡的一生总是在告别。

早年间,是他一次又一次为朋友饯行送别。

到后来,是朋友一次又一次地送别苏东坡。

或许不止苏东坡,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

很多人,很多事,来来去去,想在糟糕的生活里留住什么,往往力不从心。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像苏东坡一样,珍惜每一次相见,珍重每一次告别,

然后,期盼下一次相见。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撰稿:王雪琴

实习:洋洋

部分素材来源:书《苏东坡传》,纪录片《苏东坡》,@澎湃新闻,@南方周末,@光明数字报 等。

晚祷时刻:

法国的《世界报》曾举办过一个评选,选1001-2000 年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 12 位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苏东坡这种,会生活,爱人类的,才是法国人心中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你早日拥有

自己的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