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 畅 刘 龙

近日,外高加索三国之一的格鲁吉亚发生了一件大事:格鲁吉亚议会通过了《外国影响力透明法》。据报道,议会投票现场一度爆发冲突,十余名议员在会场大打出手。法案通过的消息同样引起西方国家关注,其中美国的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不仅公开谴责该法案的通过,甚至宣布对数十名格鲁吉亚公民实施签证制裁并审查对格鲁吉亚的3.9亿美元财政援助。欧盟也对此“深感遗憾”,并警告这或影响格鲁吉亚加入欧盟的前景。

法案的内容其实并无十分特别之处。该法案规定:“包括非政府组织、独立媒体机构在内,格鲁吉亚境内从国外获得资金占比在20%以上的组织必须登记为‘外国势力代理人’。此外,这些组织还须受到格鲁吉亚司法部监控,违反者将面临2.5万格鲁吉亚拉里(约合6.8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该法案已于6月3日起正式生效。

按理来说,一方面,遵照国际法的国家主权原则和非干涉原则,一国政府依法依规监管外部势力完全属于该国内政;另一方面,美国、欧盟也早已有类似法案,要求有外国背景的组织与机构对其收支每年上报,符合欧盟提倡的透明度原则。那么,这一既遵守格国内立法程序也符合国际惯例的法案,为何触碰了美国和欧盟的逆鳞?格鲁吉亚又为何不惜赌上政府和民众一致关心的“入欧前程”,也要对国内的外国势力组织进行管理?

近年来,格鲁吉亚在经济上大力推进改革,进一步降低各种税率及关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吸引外资。而在外交上,格鲁吉亚政府秉持“东西兼顾、多元平衡、灵活务实”原则,一边坚定地推进入欧步伐,另一边则在对外关系上保持灵活性,缓和对俄关系,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和密切往来。在其努力下,2022年格鲁吉亚GDP达到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亿美元,同比增长61.1%。2023年上半年,该国接待国际旅客人数同比增长75.9%,达280万人次。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格鲁吉亚排名世界第七位。2022年8月,标普对格鲁吉亚主权信用评级为BB,展望为稳定。2023年12月,格鲁吉亚被授予了欧盟候选国资格。

但这难得的发展局面下有多股暗流在涌动。一是执政精英之间越来越大的分歧。格鲁吉亚现任总统祖拉比什维利在法国长大,曾担任法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后放弃法国国籍参加格鲁吉亚大选成为总统,是坚定的亲西方派。而当前的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由该国首富伊万尼什维利于2012年组建,主张在继续融入欧洲的同时缓和与俄关系,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南奥塞梯、阿布哈兹问题。总统与执政党之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并在《外国影响力透明法》立法过程中不断激化。二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格国内舆论环境复杂演变,外国势力不断煽动反俄情绪,让格领导层担心步乌克兰的后尘,再度陷入战火。格政府在4月3日宣布启动该法案时表示,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不透明是格鲁吉亚面临的最严峻安全挑战之一,该法案可以让民众更好地监控外国非政府组织在本国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境外势力干涉本国内政

一部从实际需求出发、符合立法程序的法案,只因干扰了“外国势力”施加干涉,就被扣上了“倒退”和“背叛”的帽子。而法案通过后,近200个格鲁吉亚非政府组织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不会遵守这项法案;抗议者举着标语,挥舞美国、欧盟和乌克兰旗帜冲击议会,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想起21年前格鲁吉亚爆发的“玫瑰革命”,估计只会让格鲁吉亚政府执行法案的决心更加坚定。但该法案的通过仅仅是开始,格鲁吉亚10月份将迎来议会选举,执政党和反对派之间的争斗还将继续。一些西方国家也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可能加大对格鲁吉亚的干涉力度。愿格鲁吉亚平稳度过这次考验,让这个美丽热情的国家甩开“包袱”,回归发展的快车道。(作者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学者、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全球化研究中心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