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长顺县鼓扬镇红岩坝区水稻种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远远望去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今年鼓扬镇继续探索“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有效破解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难题,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空间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蟹共生基地。

据悉,“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效益,有了去年“稻+蟹”种植的经验,今年,鼓扬镇红岩坝区水稻种植面积从200亩扩大到600亩,螃蟹投苗从投苗1500斤到5000斤。近日,第一批75000只螃蟹历经海陆空交通方式,从大海到稻田,从辽宁盘锦到贵州长顺,跨越千里“搬”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卸蟹苗。

“螃蟹是6月6日投放的,预计在9月左右开始上市销售,今年螃蟹苗投放早、生长周期也长,上市的螃蟹肉紧实、好吃,现在投放的1000斤螃蟹,预计产量2000斤,带来30万的经济价值,效益应该不错,种上单季稻后加上螃蟹的话,发展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亩双收。”稻+蟹负责人孙首健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蟹苗。

鼓扬镇红岩坝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合稻蟹共生种养模式发展,稻田为螃蟹生长发育提供仿生环境,田地里的昆虫、浮游生物是螃蟹的“天然美食”,充分保障螃蟹存活;而活动的螃蟹不仅可以翻动稻田土壤,代谢物作为水稻的“自然肥料”,而且能把稻田里的杂草、害虫吃掉;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形成绿色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蟹苗。

“稻蟹共生是我们鼓扬镇探索的生态农业项目之一。我们通过生态种养、蟹稻共生的形式,探索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农业增收方式,提高稻田利用率和产出率。”鼓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金旺说道。(图/文 陈秋、陈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蟹苗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