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在京启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元浩

工人日报客户端6月14日电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千年文脉穿越历史,迎来蝶变。本月,2024京杭对话将在杭州举办。作为重头戏之一,6月13日,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在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畔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宣布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宣布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由“新马可·波罗”代表、北京“大运河体验官”以及中外媒体代表组成的采风团从北京通州大光楼码头出发,他们将沿大运河南下,在北京、扬州、杭州等运河沿线城市展开内容丰富的采风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以“你好!大运河”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五方合作机制”主办。

说起大运河,历史上有一位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马可·波罗。700多年前,他沿大运河南下游历中国,推动东西方交流,现如今大运河依然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特别邀请外国达人,特别是意大利嘉宾参与活动,共同感受大运河的时代新风貌。

意大利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籍专家麦克雷(Ferrero Michele)在北京生活了15年,一直从事中意文化交流工作,他对马可·波罗有着深入了解。在启动仪式上,他分享了马可·波罗与中国的故事。他表示,虽然马可·波罗当年所见场景只能在书里看到,但自己却看到了大运河的全新风貌,比如人们在运河边垂钓、骑行、划桨板、喝茶等。他说,中国既保持千年历史,又取得巨大进步。

为深入传播大运河文化,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还面向全社会征集北京“大运河体验官”,邀请懂大运河文化的“老北京儿”,共赴这场文化盛会。

赵义强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他从小在运河边长大,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会并爱上了运河船工号子,也爱上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北运河沿岸的民风、民俗。船工号子对他而言既是代代相传的劳动技能,也象征着船工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儿。作为北京“大运河体验官”,他表示,以前的运河船工号子是劳动,是生存,如今再喊起这号子,更多的是记忆,是文化,希望这些运河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活动当天,在采风团登船起航前,赵义强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畔的大光楼码头,喊响了运河船工号子,让采风团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多位外籍采风嘉宾纷纷学习体验喊运河船工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仪式现场,音乐剧《北上》正式发布,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徐则臣著同名长篇小说《北上》,以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为故事发生地,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也通过音乐剧这一创新表达,传播运河文化。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在主题发言中提到,音乐剧《北上》挖掘了大运河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时代风貌,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探索,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启动仪式结束后,采风团首先开启了大运河北京段采风。他们登上游船,欣赏北运河美景,聆听京东大鼓《通州味》表演,感受非遗魅力。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采风团体验了“公园20分钟”的松弛感,随后前往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文化新地标“打卡”。

据介绍,接下来采风团还将前往扬州和杭州开展采风活动,参观走访扬州的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非遗珍宝馆,以及杭州的西湖六公园、小河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漕舫船、拱宸桥等,继续寻找运河新故事。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