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怎么界定“今存”的含义了。

如果说,“今存”,是指现在仍被保存、仍能读到的意思,那么,“今存”的,就既有“伪书”,也有“真书”。

看到网上有人问,尚书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的史书。

其实,第一,尚书既不是编年体也不是纪传体;第二,尚书不是特定含义的,像《春秋》《左传》《史记》那样的史书。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集。里面收录的,是上古帝王,或者冠以上古帝王名义的“典谟誓诰”,即夏商周三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的誓词、诰词和谈话记录。

自然,从“历史文献”这个角度说,《尚书》,也可以按照分类和编目,归入广义的历史一类。

网上还有一个说法也需要澄清,即所谓《尚书》是经由孔子编成或者他删改过的。这件事,只是后来的儒学这样传,比如汉代《尚书璇玑钤》说,《尚书》原来有三千二百四十篇,被孔子删减剩了一百二十篇,不过就此,谁也拿不出具体的证据,孔子十分珍惜古籍,他删减《书》和《诗》都不太可能,这个说法,只能看作是妄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书》既然是上古帝王文献的合集,那是何人编纂的这部书呢?

这件事已不可考。最大的可能,是书中的文献,原来存于王朝的国家档案馆里,周朝的时候,这些文献的合编本,“泄密”流传到社会上了。

证据之一是,周公曾经说,商朝的时候已经“有典有册”,就是说,不止有记录祭祀的甲骨卜辞,还有各种宫廷史籍。《墨子》说,周公每天都会读前朝的书籍。或许,周公所读的书里,就包括《尚书》。

证据之二是,《诗》《论语》《左传》《国语》《墨子》《孟子》《管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礼记》《吕氏春秋》,还有其他战国时期的古籍,说到过或者引用过《尚书》的篇目和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无法证实《尚书》曾有三千多篇,但数目不少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时间久远,动荡频仍,各样的古籍损失不少,包括《尚书》在内。

商鞅于秦变法,曾下令毁书,主要销毁的,就包括《书》和《诗》。只是,这还是局部性行为。秦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谏议焚书,又是以《诗》《书》为重点。这次的破坏范围和严重程度,就属于登峰造极级别了。

汉代秦后,文景之治再到汉武中兴,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此时,曾任秦博士的伏生,靠记忆传授《尚书》,学生们以汉隶记录,于是有了二十八篇的《今文尚书》。

何以是二十八篇呢?当时伏生已经九十岁,他只口授了二十八篇。

后来,有人进献一篇《太誓》,说是发现于老屋之中。汉武帝命纳入《尚书》,因此就成了二十九篇。直到清朝,学者们证明《太誓》为伪造,将其移出《尚书》。《今文尚书》就有恢复到了二十八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代的时候,又发生了《古文尚书》的事情。

所谓《古文尚书》,是说用汉隶以前的文字,比如篆体抄写的《尚书》。

《古文尚书》主要有三个来源——孔壁藏书,就是孔府墙壁中所藏之书;河间献王古本;民间征记而来的古本。

《古文尚书》的出现,催生了儒学中的古文经学学派的产生。这部《尚书》经整理后,东汉的时候也是二十九篇。

后来,有人把《逸周书》,也就是伏生没有传授过但古籍中引用过的《书》共十六篇,加进了《古文尚书》。还有人把原来的篇目拆分,一篇变成好几篇,最多时,《古文尚书》有五十八篇。

西汉,《今文尚书》和今文经学占据上风。东汉至魏晋,则《古文尚书》成为主流。

这两个学派的争议点,一是书中字句的差异,二是对经义的解读——今文经学偏向于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解读《尚书》;古文经学强调训诂,以解释圣王功德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晋之时,发生永嘉之乱,各类典籍损失惨重。

于是,东晋初年,发生了豫章内史梅赜献书的事情。他献与朝廷一部用“隶古定”字体写的《尚书》,附有孔安国传。这部书,就是后来所称的“伪孔《尚书》”。

“伪孔《尚书》”共五十八篇,初原《尚书》拆分为三十三篇之外,又多加进去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中,有一些出于《逸周书》,但还有一些是伪造的。

这部“伪孔《尚书》”的特点——

一是基本承袭和总结了汉代经学的全部成就。

二是侧重于古文经学所推崇的圣道王功。

三是强调“明君臣上下之义,屏僭越抗害之谈”,以古训来宣扬一切以下谋上的企图是极大之恶。

四是最突出的一点,是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说成一脉相承的圣道,作为儒学政治哲学的核心,以作为最有力的道德武器。

这是鉴于总结王莽、曹丕、司马氏的篡权,包括西晋的混乱而精心构建的一套系统的理论。

正因为如此,这部这部“伪孔《尚书》”,立即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并被立为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伪孔《尚书》”,曾长期作为以后历代的正统。

唐代,孔颖达据“伪孔《尚书》”著《尚书正义》20卷。

唐天宝年间,尚书郎卫包奉敕以楷书改《尚书正义》成"今字本",其中不乏讹误。

唐开成年间,此今字本被刻于《唐石经》中,成为以后一切版刻本之祖。

南宋,《尚书正义》被与伪孔安国《传》合刊,为《尚书注疏》。

但是,从唐代起,也开始有人质疑“伪孔《尚书》”的真实性。

宋代,朱熹弟子蔡沈总结宋人对《尚书》的解说,著《书集传》6卷。书中每篇皆注明今文古文。由此,与《尚书注疏》成为了《尚书》学史上的两个不同阶段。

元代以后,蔡沈本成为科举法定读本。明代起,此本被刻于《五经大全》等本中。

真正对“伪孔《尚书》”拨乱反正,是从清代中叶开始,经过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彻底确定“伪孔《尚书》”为伪书

从清代中叶开始,有重要价值的《尚书》研究著作有——

清代王鸣盛《尚书后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王先谦《尚书孔传参证》。

民国吴阊生《尚书大义》;杨筠如《尚书核诂》等。

上述这些著作,现在都能读到。正本清源,何为真《尚书》,何为伪《尚书》,不仅都属于“今存”,而且很容易辨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即便真《尚书》,其每篇的成篇,也都是一个复杂过程。比如《禹贡》,应该成于西周初年史官之手,但后面关于“五服”的一段,又很可能在春秋中期前后由他人加入。

当代对《尚书》研究的最高成就,应属顾颉刚先生及弟子刘起釪先生。大概尚无人能出于二先生之右者。二人的研究,相继延续了约八十年,有《尚书校释译论》四卷,由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