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赖耶识

提起顺治皇帝,第一个被联想的人,是身为父亲的皇太极,是身为母亲的选择,是一生挚爱的董鄂妃,甚至是压制他半生的摄政皇父多尔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史的纷杂,给人一种历史的错觉,没有多尔衮就没有顺治的皇位,而顺治恩将仇报,在多尔衮死后对他挖坟掘尸。

可是历史上顺治背后的男人,不是多尔衮,而是济尔哈朗。

没有济尔哈朗,就没有顺治安稳的帝位,和子孙的千秋万代。

在野史上,济尔哈朗默默无闻,可是在历史上,济尔哈朗的存在,对于清朝不可或缺。

济尔哈朗是被忽略的智囊,这也或许是善终的根本。

清朝的初期,多尔衮在被皇太极压制多年后,终于在皇太极死后,以强大的战功,聪颖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成为大清第一代权臣。

既然多尔衮已经手握大权,为什么还要被掣肘,因为济尔哈朗在制衡。

济尔哈朗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是皇太极堂弟,是多尔衮堂兄。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在战场上是同僚,在朝堂上是对手。

在皇太极死后,辅政大臣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而济尔哈朗的名字排在多尔衮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权利之争,长达12年之久。

这一年,济尔哈朗已经45岁,而多尔衮32岁。

多出来的13年,是济尔哈朗高于多尔衮的军功、地位。可是因为父亲是舒尔哈齐的缘故,济尔哈朗目睹了父亲在政治中的惨死,所以即使有权有势,依旧为人低调,不像多尔衮锋芒毕露。

因为年纪的年纪,济尔哈朗守着朝堂后方坐镇,而多尔衮征战沙场前方冲杀,就是这两位叔叔,守住了顺治的江山。

不说后来,只说当下,这二人对大清而言,功不可没。

随着多尔衮的所向披靡,声望开始超越济尔哈朗,而济尔哈朗也上书说多尔衮跪拜不便,免除跪拜。

在这一场争锋中,济尔哈朗退让了。

可是若没有济尔哈朗后方的安排,多尔衮的成功要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尔哈朗退让后,权利被多尔衮一步步蚕食。

直到多尔衮去世,济尔哈朗再次出山,在多尔衮的葬礼上逮捕多尔衮一母同胞的亲哥哥阿济格,并且逼死了他。

同时济尔哈朗接受正白旗,分化了多尔衮的军队,同时正黄旗和镶黄旗纷纷投向济尔哈朗,为了更好的掌控八旗,济尔哈朗将手中的三旗,正白旗、正黄旗、镶黄旗整合为上三旗。

提出了上三旗下五旗概念的人,就是济尔哈朗。

也是济尔哈朗宣布摄政结束,由顺治正式亲政。

济尔哈朗交出了自己的摄政权,同时肃清了多尔衮的残党。

可以说,济尔哈朗是顺治坐稳皇位的恩人。

济尔哈朗病逝后,顺治在他的榻前痛哭,罢朝七天。

清朝是唯一的破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