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期日

2024年6月16日

预计阅读

4分钟

晚安栗子

6月中旬在瑞士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共286家画廊参展,其中22家为首次参展。所有的目光自然盯在销售数据上,尽管依然不乏亮点作品,但整体销售情况仍处在相对低迷期。借助艺博会再谈中国当代艺术的缺席,倒不如先聊聊创作的缺位。

·42年后麦田来到巴塞尔

·2024蛇形画廊展馆揭幕

·“是一是二”中的镜花水月

·永樂春拍6月17日启幕

·严一能为夏日加点“火”

·BIBF艺术书展将开展

·最新QS排名央美第17

·建筑大师槙文彦去世

·西泠名誉社长刘江逝世

42年后麦田来到巴塞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艺术界被6月中旬巴塞尔艺术展上的销售数字吸引时,很容易忽略迄今最为壮观的户外作品。作为全城艺术项目的一部分,艺术家阿格尼丝·丹尼斯在瑞士复现了经典作品《麦田-对抗》,这件作品旨在强调城市和农村世界之间的矛盾,以及环境等诸多社会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格尼丝·丹尼斯《麦田-对抗》 1982

1982年5月,丹尼斯在纽约“种下”了著名的生态艺术作品《麦田-对抗》,3个月后麦田被收割,收获的小麦以展览形式巡展了28座城市,并在1982年登上著名新闻摄影杂志《生活》。

2024蛇形画廊展馆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7日,建筑师曹敏硕为2024蛇形画廊展馆设计的空间向公众开放。曹敏硕设计了一个星形的庇护所,围绕着一个圆形空隙,周围是韩国老房子中经常出现的庭院。这座名为“群岛空隙”的展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肯辛顿花园,由五个结构(或“岛屿”)组成,每个结构都有不同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前几年的展馆通常采用中央单一结构的形式不同,曹敏硕的目标是围绕中央开放空间创造多种形式。自2000年扎哈·哈迪德设计第一个展馆以来,蛇形画廊展馆的委托每年更新。曹敏硕设计的第23个展馆,采用了分散型结构,但是同样强化了社区属性。从公布的照片来看,很多场景中都有多人入镜,更加明确了建筑师对建筑功能性的用意。

“是一是二”中的镜花水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6日至7月31日,泰康美术馆呈现首个不以泰康收藏为主的群展“是一是二:镜象与幻化”。展览由杨紫策划,依据清代《是一是二图》,巧妙串联起当代艺术作品与传统绘画之间具象或抽象的微妙隐喻。

从艺术出发,寻找与之应和的艺术,从一个原点回到另一个原点,是展览构想的初衷。解读展览题目与作品的关联,需要用“递归”思维来延展,以《是一是二图》为圆心,将不同哲学线索拆解到艺术家多维的思考中。参展的15位艺术家来自全球各地,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丹麦等,策展人杨紫用广泛的全球目光,将他们的作品首次带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一是二图》作为美术史研究中一件重要作品,从柯律格到高居翰均有相关论述,其中包含的真与假、虚与实的镜像关系,正是作品背后有趣的话题。展览利用泰康美术馆两层近乎平均分隔的空间设置,将一些艺术家的系列作品拆散后组合,再将该组合重复地展示于不同展厅。杨紫将策展人前言写成了一篇“展览说明书”,由此强化了展览的戏剧性效果。

永樂春拍6月17日启幕

永樂2024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7日在北京四季酒店拉开序幕,6月17日至22日举行预展,6月20日至22日拍卖。此次春拍延续永樂以往高品质的学术标准与传统,注重市场风向,深挖学术与市场价值,呈现五大门类近2000件艺术珍品。

现当代艺术板块以“览胜”“现在即未来”“新浪潮”三大特色专场为海内外藏家呈现缤纷多元的全球艺术面貌。当代艺术板块既有成名艺术家作品,也有绘画新力量。例如隶属于方力钧毕业创作《素描组画》的《素描(之六)》、刘炜《风景》、张恩利《女孩》、黄宇兴《熔流》、陈飞《西红柿》等。

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20世纪以来的中国前辈艺术家不仅有着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在艺术语言上亦有精深的造诣,其中佼佼者如林风眠、徐悲鸿、关良、吴冠中无疑皆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推动者。此次不乏他们的精彩作品,例如林风眠《花神》、吴冠中《青岛雪松》、徐悲鸿《黄培元像》等。

· 5 ·

严一能为夏日加点“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5日至7月13日,严一能全新个展“灼热史”在索卡艺术北京空间展出,这是艺术家在索卡艺术的第二次个展。展览试图从严一能近年创作中提取“火”与“时间”两个关键意象,并对二者做出富有哲思的新解读。

此次个展中,严一能对色彩以及颜料的控制愈发炉火纯青,层层叠叠的颜料成为艺术家表达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火”作为严一能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深藏在画作底层的明艳之色仿佛火焰,隐约标示着人类崇敬火的历史。以火之力,其笔下的图景仿佛拓展着文明的时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伏的肌理和结构为画面营造出新的视觉体验。严一能的绘画可被视为“地质抽象”,他将万物的变迁以一种近乎抽象的方式浓缩在画布之上。在其写就的这部灼热史里,毁灭和重生首尾相衔、持续不断。悲怆之情被埋藏在燃烧的时间内,构成地质外观之下一条鲜明的心理线索。

· 6 ·

BIBF艺术书展将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届BIBF艺术书展”将于6月19日至6月23日,与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同期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艺术书展以“纸之路”为主题,展区分为“纸之路”主题展及桌面展区两大部分。其中,主题展分六个板块,聚焦艺术家书,通过植物景观、影像装置、文献资料等不同形式,以植物与自然为视角切入,探讨书籍的物质性,对于“书”这一创作媒介展开历史回溯与创造性想象。

· 7 ·

最新QS排名央美第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5日,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本次排名中,中国大陆共有71所院校上榜,48所大学排名上升,清华大学重返全球前20,北京大学排名由第17位上升至第14位。在4月公布的2024年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名单中,同济大学排名第11位,蝉联亚洲榜单首位;中央美术学院排名第17位;香港理工大学第19位。

· 8 ·

建筑大师槙文彦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坦伯格堂 196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官山集合住宅 1967-1992

6月6日,日本“最具风度”的现代建筑家、普利兹克奖得主槙文彦在东京逝世,享年95岁。槙文彦是日本建筑从现代过渡至当代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建筑师,199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至今共有9位日本建筑师获得此奖项。

作为第一个承认自己在学生时代受到后包豪斯国际主义影响的建筑师,加上在美国的十年学习和工作经历,使得槙文彦能够以他者的视角观察世界。他特别强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在他看来,建筑是通过体验得到的东西,而不是通过大脑思考出来的东西:“不需要说明就能理解,这才是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螺旋体大楼 19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2017

槙文彦的建筑设计哲学深受新陈代谢派的影响,这是一种强调建筑与城市环境有机成长和变化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建筑应当反映出时间性和历史性,同时也应具备适应未来变化的灵活性。他的设计常常使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但不失对日本传统美学的尊重和融合。

· 9 ·

西泠名誉社长刘江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刘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行者,协助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先生创办首个书法篆刻专业,参与并推动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勃兴和发展。《中国印章艺术史》《篆刻美学》《篆刻技法》《篆刻艺术的形式美》《篆刻艺术欣赏》等论著是中国印学体系、篆刻专业教学体系的奠基之作。

文字|艺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