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样也是一位文学家,范仲淹反对宋朝初期的柔靡之风,他的文章立足家国之事,具有十分强烈的历史意义,文风豪迈,多陈述实证,逻辑严密,从他的文学作品中便可以看见范仲淹在政治上的抱负。

古代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可谓是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高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他们在诗词歌赋中抒发人生抱负和理想,开辟了文坛上的新局面,最为知名的当是“唐宋八大家”,范仲淹在散文上也有非常卓越的成就,他的词更是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为何他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当中?

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杰出人物,他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同时,在文学创作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范仲淹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十分顺利,年幼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改嫁,范仲淹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埋头苦读,终于在科举考试中夺得了关注,走上仕途之路,但他的为官之路却不是那么顺畅,甚至还有几分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仲淹知道朋友的好心,但对他的劝告不以为然,他给梅尧臣的回信中写道一句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将这句话解释为通俗的含义,便是“不自由,毋宁死”,范仲淹不肯为了仕途屈服,说违心之话,他宁可受到别人排挤,也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也正因如此,他的一生仕途几经浮沉。范仲淹文武双全,他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是当真无愧的国之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仲淹一生的创作历程十分漫长,达到40余年的时间,他的作品涉猎非常丰富,在散文诗词等多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在作品当中多抒发报国之志,忧民之心;他的词作产量并不高,一生之中也只留下了五首流传至今,但每一首都是极为精巧的传世佳作,范仲淹所写的散文更是值得一读,其中《岳阳楼》记被选入课本当中,奉为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宋八大家

文武双全的范仲淹没有能进入到唐宋八大家的行列,必然是有其中缘由的,这首先要从唐宋八大家的来源说起。首先,唐宋八大家的概念是由后人提出的,提出唐宋八大家这个概念的是明朝朱文学家朱右,他曾经编辑过一本名为《六先生文集》的书籍,所谓六先生并非六人,而是共有八人,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因为三苏之间具有亲属关系,所以朱右在编辑时将苏洵、苏轼、苏辙默认为一家,所以称作六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文运动

自从汉朝以来,文学界所流行的文学形式便是骈文,这种文体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相较于本身的内容来说,更注重形式上的美观,所以如果想能写出优秀的骈文佳作,所需要的技巧是非常高的,我们熟知的优秀骈文作品并不多,比如说王勃骈文《滕王阁序》;骈文在形式上的要求非常之高,所以为了达到格律工整,很多文章都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形式僵化,难出经典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修在政坛和文坛上的地位都非常高,他先起的这次文学运动影响了许多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曾经拜他为师,这些文人志士一同投身到古文运动当中,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为这些文学大家对于骈文的打击之后,这种文体在文学界日渐日渐没落,所以将他们评为唐宋八大家,将他们的作品收录成册,意在赞赏他们为古文运动做出的贡献。

为入列的原因

范仲淹是欧阳修的文学前辈,成名远早于他,所以范仲淹并没有受到古文运动的影响,他自然也没有与古文运动相关的作品,所以后人在评选“唐宋八大家”时,并没有将他的名号列在其中,但是范仲淹本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容小觑,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