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来,这次哈以冲突已经超过了8个月,让中东地区不得安宁,也让世界卷入一场激烈的“冲突”中。挺巴的和挺以的互不相让,如何解决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问题,让世界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

就目前来看,实力强大的以色列战胜哈马斯是迟早的事。但是,即便哈马斯被打败了,或者投降了,他们也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以色列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彻底清除哈马斯,一劳永逸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哈马斯是一个很坚定而顽固的组织,而且也是一个分散的组织,各组织之间相对独立。而且他们的群众基础非常大,不是说你打掉他的领导层就完事了,比如杀死其首领哈尼亚也没用,他们还有辛瓦尔;杀死了辛瓦尔也没用,他们会很快产生新的领导人,甚至各自为战,继续战斗。

所以,国际社会给出了解决巴勒斯坦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最优方案就是两国方案,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自建国,各管各的国家,互不干涉,或者和谐共荣。

但这个也很难。难就难在巴勒斯坦方面,让谁来当老大管理这个国家呢?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巴勒斯坦执政党是法塔赫,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但问题是,哈马斯根本不买法塔赫的账,双方矛盾非常大。表面上看,法塔赫势力强大,统治约旦河西岸,占巴勒斯坦绝大部分地盘。但哈马斯却统治着加沙,而加沙才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火药桶,这个地方问题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就永远不可能解决。

哈马斯究竟有多强?可以说,不管是武力值上,还是“智力”上,都不比法塔赫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和法塔赫在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法塔赫属温和派,主张建立一个世俗的民权国家,用和平的方式同以色列相处;而哈马斯则是极端派,追求建立一个原教旨主义的神权国家,它类似于阿富汗的塔利班,追求极端的宗教统治,并且试图通过暴力“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

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在巴勒斯坦,哈马斯同法塔赫为争夺领导权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2007年6月,巴勒斯坦内战爆发。尽管法塔赫在人数上占优,但哈马斯丝毫不怵,双方打得非常惨烈,即便抓到了对方的俘虏都毫不手软。哈马斯抓住几名法塔赫成员后,就曾当众将其中一名总统卫队军官穆罕默德·斯韦尔基,活生生从加沙最高的15层公寓楼的楼顶扔了下来,摔得粉碎!

法塔赫随后也袭击了哈马斯领袖哈尼亚总理的家,但扑了空。作为报复,他们也把一名哈马斯武装分子从一栋12层楼顶扔了下来,摔成肉泥。

当时,巴勒斯坦的总统是法塔赫领袖阿巴斯,总理则是哈马斯领袖哈尼亚。结果在战斗中,二人的官邸都遭到对方势力的枪击和炮击,互相往死里整。

双方经过激烈的厮杀,伤亡近千人,结果是,哈马斯把法塔赫赶走,完全控制了加沙。此战也令法塔赫颜面扫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塔赫不仅武力不行,其实在这之前,巴勒斯坦举行了一场选举,结果法塔赫也是一败涂地。不能不承认,哈马斯还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本来不占优势,却以一妙招高明地赢得了选举。

2003年,法塔赫对《巴勒斯坦基本法》进行了修订,设立了总统及总理内阁制,二者共同对立法机关负责。2006年巴勒斯坦首次举行议会选举,各方势力都跃跃欲试,试图得到巴勒斯坦的领导权。

这个议会选举是在2005年开始的,2006年1月正式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选举制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在联合国的策划下,巴勒斯坦议会采用的是两票选举制。议员中的一半,是通过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另一半则通过传统选区的选举产生。

第一张票叫中央选区选票。参加这个选举的法塔赫、人阵(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等,势力都很强大。在这张选票上,法塔赫的选票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哈马斯。如果只按一张选票来选,哈马斯就歇菜了。

但第二张选票很重要,这张是地区选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共分成16个选区,巴勒斯坦各个党派都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参选,他们不是以党派的名义,而是以当地候选人的名义竞选的。

这下有意思了。法塔赫推举的都是各级政工领导、警察局长、司法领导一类的长官级别的干部。这好像很正常啊。但问题就出在这儿。法塔赫在长期的统治中,形成了很腐败的班底,组织里的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腐败现象产生,行政领导贪污受贿,警察上街打人、知法犯法等,老百姓都是有目共睹的。结果,法塔赫获得的选票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哈马斯则聪明多了。他们提名的候选人都是大学教授、医生以及慈善会的领导等,这些人多受民众的欢迎啊!于是在第二张选票上哈马斯获得了对法塔赫的压倒性优势。结果两张选票相加,哈马斯咋不胜选呢?最终哈马斯赢得了132个议会席位中的74席,与法塔赫共同组成了巴勒斯坦联合政府,哈尼亚也当选为联合政府总理。

这就是哈马斯的聪明之处。他们向来走“群众”路线,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这种全民选举中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另一边,妄自尊大的法塔赫却气得够呛。没法,谁让你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呢?

后来,巴勒斯坦再选举就很难了,17年内没有选举。因为法塔赫要求改变选举制,即改成一票制。但如果这样一改,哈马斯就不妙了,他们和其他小党派就联合起来反对改变选举制,所以巴勒斯坦就一直无法再进行选举。

于是哈马斯就出来闹事,说法塔赫是非法政府,世界上哪有一个政府连续干17年的?必须再进行选举,谁选上谁当家。这在法理上是正确的。但法塔赫要先改变选举制再进行选举,而哈马斯不干,还想按之前的两票制玩法。但这样法塔赫又不干。巴勒斯坦人就这么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哈马斯和法塔赫的吵吵闹闹中,终于在去年,双方在阿尔及利亚召开会议,达成和解,确定再一次进行选举,日子定在2023年年底。

眼看选举的日子临近了,哈马斯坐不住了,于是就在10月7日,策动了一次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直接把局势搅乱。而这次行动法塔赫事先是不知道的。你说哈马斯聪明不聪明?我在大选中没有获胜的把握,那我就让你的选举泡汤,还直接把消停已久的巴以局势给重新整乱,我看你法塔赫怎么来收拾局面?事实上,法塔赫面对如此乱局,真的是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这就是哈马斯要的效果。

按著名中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先生的说法,哈以冲突的根本原因,就是哈马斯和伊朗故意阻挠中东和平而引起的。那么,哈马斯为何要执意阻扰中东或者巴勒斯坦的和平呢?这也是哈马斯的“高明”之处。

其实在2005年,以色列将军沙龙撤出加沙之后,加沙已经成了巴勒斯坦完全控制的土地了。但在加沙,可没有多少消停。因为哈马斯想在这里坐大,把法塔赫赶走,于是在2006年,双方开战,结果法塔赫败北。之后,哈马斯就在加沙统治了16年。

可哈马斯既已控制了加沙,为何不好好管理,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日子好起来,非要袭击以色列而造成如今加沙的战火纷飞之乱局呢?一是,哈马斯要的可不只是加沙,也不只是如今的巴勒斯坦国,而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一贯的宗旨,就是把以色列人赶走,消灭以色列国。这是胃口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哈马斯不想让富有的以色列人“抛弃”他们。因为,自1967年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加沙以后,事实上,以色列是得到了一个包袱,他们不可能根本上改变加沙的面貌和加沙人的信仰,而且还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因此,他们终于在2005年扔掉了这个包袱。而他们潇洒地撤走后,哈马斯就不爽了。他们失去了以色列人压迫他们的理由,如此,国际社会就不会那么大力度接济他们了,他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哈马斯自2007年统治加沙16年来,加沙越变越穷。为何会这样?因为哈马斯考虑的根本不是发展经济,而是为不断地加强防卫而努力,就是挖地道,发展军工,制造火箭弹等。他们通过地道进行走私活动,他们的武器是从伊朗等地走私过来的。哈马斯还把民用物资用作军工。比如从卡塔尔等国支持加沙用来搞基建的水泥,哈马斯将之建地道用;民用的水管,他们也截断用来造火箭弹。

除了在地道里走私武器,哈马斯还利用海上漂浮系统来搞武器。就是从国外弄来的枪支弹药装在很结实的胶囊里,再充进空气,控制好充气的比例,让胶囊在水面下一定距离漂行。这样以色列人的飞机在空中看不到装载武器的胶囊,十分安全;同时,哈马斯再派蛙人(游泳高手)到海里把这些胶囊拽到岸上。这样,哈马斯就弄了很多武器藏在地道里。

你说哈马斯聪明不?他们不仅好勇斗狠,能在战斗中打败法塔赫,还能在选举中用智慧打败政敌,而且,还能在以色列人撤走加沙后,把加沙打造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战争堡垒,然后再在适当的时候挑衅以色列,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或其他目的。

此次哈以冲突,哈马斯如果侥幸打败以色列,那么哈马斯就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如果打不过以色列,但以色列也奈何他们不得,于是国际援助就会源源不断地来了,那么他们就吃喝不愁了。至于加沙人民是否遭受战争之灾,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况且,老百姓还是哈马斯的保护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就这么聪明。如果他们真的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治理加沙上面,那么取代法塔赫最终成为巴勒斯坦的领袖,是完全有可能的。届时,一个全新的巴勒斯坦国就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中东局势就会稳定起来。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参考资料:《殷罡谈巴以冲突的暗线与走势:哈马斯和伊朗不愿看到阿以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