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物能流传到今天,靠的是藏家的保护和自身的工艺水平,一般来说,年代越近越容易“存活”。尤其是书画,“绢寿八百,纸寿千年”,宋代以前的真迹,已经不剩多少了,随便一件都称得上是“绝世珍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这些真迹还是出自名家之手,那价值就更是无法估量了。曾有拍卖机构估算,唐代及以前的书画真迹,起拍价至少在千万以上,而成交价均能破亿。这些真迹之中,水平极高的,则由国家专门保护,永久禁止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书法的朋友,很多是从楷书入门的,尤其是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称得上是最有名,不过这两件作品都是碑刻,历经千余年的风化水蚀和人为破坏,碑面已经斑驳不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拓本则严重失真,因为根据原稿摹勒上石是第一步,再根据碑刻进行拓印是第二步,经过这两道工序,很多细节都难以保存。因此,如果要学“颜楷”,墨迹本才是首选,因为它完美还原了用笔细节之处,纤毫毕现、细腻真实。“颜楷”真迹,目前全世界就只有一件了,它就是《自书告身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书告身帖》也被称为《自书太子少师告》,为纸本墨迹,纵35厘米、横597厘米,写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全文共33行、253个字,包括结衔小字13行。此作递藏有序,清代被收藏在圆明园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列强抢走,后流入日本,现藏于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写于颜真卿72岁时,技艺已然登峰造极,风格成熟,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詹景凤点评此作:“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也称赞此作“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笔法之风度,气韵之雄浑,称得上“颜体”之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写《自书告身帖》时,颜真卿极为恭敬虔诚,笔笔严谨、一丝不苟。逆锋起笔,不露锋芒,笔尖按压、蓄力、调锋、衄挫,以中锋为主,行笔沉着稳健,笔画遒劲饱满,骨肉匀称。转折处方圆兼备,笔画向外部凸起,形成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颇有动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结字以横取势,舒展开阔,但内部结构紧凑,丝毫没有疏离感,左右结构有高低变化,上下布置也有松紧之分。纵观此作,用笔细腻精准,庙堂气十足,细节处极为清晰细腻,是我们学习颜楷的上佳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进行了纯手工装裱,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