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高永祥率部占领有利地形,连续挫败日军高桥大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当部队发起冲锋时,他率先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战。

高永祥于1912年生于甘肃省灵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贫使他无钱上学,从小便放牛、放羊、砍柴、割草。倔强的高永祥从心底里就不服穷,他看地主驮走他家的粮食心里十分仇恨。

1926年,在成衣店学徒三年的高永祥,自己准备另立店铺,独立经营干小买卖,却被国民党第26路军孙连仲部队抓了壮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孙仲连部当兵后,高永祥曾任该军第75旅旅部通讯排排长。1931年12月,他参加董振堂、赵博生领导的宁都起义,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红军队伍,高永祥以机智勇敢著称,历任班长、队长、连长等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高永祥参加长征,后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永祥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太原山西第2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担任游击训练班军事教官,帮助阎锡山训练新军。同年10月,日军进攻太原,他与牺盟会特派员慕湘率领训练班部分学员撤到山西清徐县一带开展游击斗争,组织抗日游击队。

部队很快发展到六、七百人,后被编入山西战动总会第1纵队2支队,他任第2支队支队长。

1938年6月,第1纵队改编为山西保安第2区1支队,原第2支队编为第1支队第2营,高永祥任2营营长,奉命到晋西北活动。

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高永祥率部配合决死4纵队向顽军发起猛烈反击。在阳坡寨战斗中,他率先冲入敌阵,接连击毙顽军数人,顽军溃败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2月,日军“围剿”晋西北根据地,高永祥率部占领有利地形,连续挫败日军高桥大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力赶到,拂晓前发起反攻,把敌人压缩在村内。敌人负隅顽抗,战斗到中午时分,日军集中兵力从南、北方向多次突围,均被击退。高永祥率领二营作为主攻,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最后敌人冲到二营阵地前沿,高永祥扎好一束手榴弹,投向敌群,敌人被炸的血肉横飞,他又身先士卒端起刺刀向敌群冲去,与日寇展开白刃战。这次战斗共击毙击伤敌军150余人、俘获6人,被称为晋西北抗战中有名的“大巨会战斗”。当年,高永祥由营长升任36团团长。

1941年6月,高永祥率36团在五寨县东秀庄乡与后武王城村之间设下埋伏,当敌军进入埋伏圈时向其发起猛攻,激战4小时,毙敌100多人,缴获战马8匹、步枪50余支、弹药20箱。在总结这两次反“扫荡”胜利的经验时,晋绥军区高度评价高永祥同志和他的36团是毛主席游击战术的模范执行者,号召向高永祥和36团学习。

1942年12月,暂编第1师36团编为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36团,高永祥继任团长,并任神、五、对敌斗争委员会委员和五寨县县委委员,率部活动在神池、五寨、岚一带,不断给日伪顽以沉重打击。

1944年5月,在攻打五寨县城的战斗中,高永祥指挥主力部队、武工队和民兵协同作战,扫清十余个日伪军据点,至翌年4月,终于收复了沦陷7年之久的五寨县城。

1945年3月,神池、五寨之敌只剩下两座县城和李家坪、义井两个据点。4月25日五寨县城解放,高永祥被任命为晋绥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许光达催他到任工作,高永祥请求说“我和晋西北人民一起抗战八年,希望要等到晋西北全解放了,才回分区工作”。

1945年7月24日,高永祥率36团在神池县凤凰山伏击由义井向神池撤退的日军,他在指挥作战中身负重伤,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时年33岁。 指战员们怒目圆睁,像猛虎下山追杀着逃窜的敌人,为团长报仇。这次战斗共击毙日军40多名,日寇大队长毙命。36团乘胜一举攻克义井据点,并解放了神池县城。

当地军民为了纪念高永祥,将他牺牲的神池县横山村改名为永祥村。全国解放后,高永祥烈士遗骸由山西五寨县西关迁葬河北石家庄市烈士陵园。

2015年,抗日题材电影《浴血晋西北——抗日英雄高永祥》完成摄制。长篇抗战小说《晋阳秋》其中的主要人物高永强就是以高永祥为原型塑造。致敬抗战英烈高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