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AI作业展。

案 例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2024学年科艺节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艺术节包含了各种丰富多彩科技、艺术类活动。在这里,科学教育的智慧阳光评价正引领着教育模式的创新。通过智慧阳光评价系统,学校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追踪学生的科学学习进程,更能精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从而实施更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通过实践把知识点具象化

在科学课学习影子这一课上,观察表格怎么画?需要观察哪些数据?在什么哪个时间段观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要求,老师只让同学们准备白纸,同学们需要自己动手创建一张“影子观察表”,经过观察探究,与同伴分享互助,最后交流讨论分析数据,学习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知识点具象化。

逸景第一小学在科学教育中的最大特色,是注重实践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该校是广州市STEM教育试点校、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校、海珠区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校以及海珠区首批科技劳动教育联盟校。

培养学生成为“小小探索家”

逸景第一小学副校长林文杰告诉南都记者,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逸景第一小学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实践与探究相结合,在科学课堂上,老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把知识点延伸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等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提升教师自身科技创新素养上,学校也花了心思,定期开展相应培训。林文杰表示,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主题,学校会定期组织老师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交流,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指导。

把奇妙的想法转化为现实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可能还无法实现他们的想法,这该怎么办呢?林文杰告诉记者,逸景第一小学用“大手拉小手”的形式,让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结对,让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实现想法。

在2020年,当时四年级的谢子月同学萌生出要设计一个智能垃圾桶的想法,但智能垃圾桶已不鲜见,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后,她再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细节——厨余垃圾桶总是满的,有害垃圾桶却经常是空的,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清运并不合理。于是,她将想法再完善升级为集智能大数据分析、5G物联网等新科技元素于一身的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谢子月有了想法,但实操起来还是有难度。于是,学校就让当时五年级的秦子琳同学与她一起将这个想法实现,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最终作品《智能垃圾收集系统》获得了2020年第三十六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智慧阳光评价系统助力个性化教学

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让教学更有实效?林文杰告诉南都记者,学校引入智慧阳光评价系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系统不再只呈现成绩,还体现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智慧阳光评价系统,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林文杰提到,智慧阳光评价上的数据能清晰反映每个年级、每个班甚至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老师在实施个性化教学上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