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觉圣《众生相》系列写生随笔

一晃大半年,就这么晃过去了,时间过得飞快。

总会因为一些事,一些人,一段文字,一首旋律,一幅画作,一个故事,一片回忆让我情绪波动、起伏一下,因为我做不到如如不动,也很想用我的画去把这股情绪及时表达出来,我一直认为作品是画家的脑电波或者心电图,做不了假,面为心生,画亦为心生,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其实你的能耐都能从你画里显现出来,不需用语言。

画熟了,不能说不好,说明积少成多起了作用,人就是这样,熟了就希望生些,巧了就想拙一点,天才的东西是好,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身边会有几个天才型画家,作品着实让人赞叹,只有望之兴叹,却真的不是后天努力可达到的。每一幅作品都透着一股灵动和轻松。

写生会让你去思考,“生”中总有许多不可预知的东西存在,“生”才会有让人探个究竟的冲动,从“生”出来的东西有新鲜和神秘的成分。所以写“生”比写“熟”更加有意思。生也许有很多不成熟,不完整,不到位,但恰恰这些因素使绘画变得更有趣味。

这批写生忘记了因什么事情诱发我去画了第一幅,而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画了几十张。每一次的触动都会生发新的想法和新的作品,这也许就是写“生”的乐趣所在。

(文/张伟觉圣)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美篇@美术观察)

画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觉圣,当代佛教绘画最具代表性画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入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课题班专题研究水墨人物画。现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山西民盟中央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五台山佛教艺术书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