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交宫村食用菌基地,小小白杆顶着褐色的大脑袋,圆鼓鼓地站立成片,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最后一茬香菇,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用菌纷纷冒出头(姜龙鳞 摄)

据悉,交宫村食用菌基地共占地105亩,实现196个大棚同时种植,还建成1个冷藏库。“老百姓看到收益,也纷纷把土地租出来,于是扩建成现在的规模,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食用菌基地负责人杨昌成的声音里透着欣慰。

2019年,食用菌基地开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南宫镇党委和交宫村村集体着力整合全镇资源,邀请农科院的专业人员指导如何放棒收菇,终于种出了品质优、卖相佳的大香菇。产量上来了,销路又变成难题,南宫镇党委联合帮扶单位齐发力,开展招商引资座谈会10余次,吸引贵州浙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保价收购销售,在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打通销售渠道,打造出完整的“种植采摘、冷藏、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更搭上电商直播快车道,将香菇送往各地人民的餐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摘人员向志愿者讲解食用菌分拣方式(蔡琪 摄)

“去年6月种下75万根菌棒,目前已经收获了130万斤菇,鲜、干两种香菇先后上市,销售额累计达到520万余元。”叶老板正跟着工人们晒香菇,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从种下菌棒到采摘加工,都需要大量人手,食用菌基地日渐扩大,带动了5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食用菌基地帮忙,每天工作8个小时,能赚120块,晚上回到家还能辅导小孩功课呢。”问到就业情况,村民邰正兰笑逐颜开。目前,交宫村正着力扩大食用菌的品牌影响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回乡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验收香菇(张杰兰 摄)

“今年年初,我们村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4个商会捐赠的20万元产业资金,现已全部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基地扩建中,我们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交宫村党支部书记欧阳光前说。(邱勤)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