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王新著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滩羊选育场场长杨恩德(右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忠皮毛加工厂

宁夏滩羊主要产地之一盐池县的滩羊选育场,于1959年春建立以来,在改良和提高滩羊的品种、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滩羊头数比刚建场时增加了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王文玉摄

石咀山市宝丰公社马家桥大队,组织有经验的“羊把式”参加抓绒剪毛,并帮助各生产队解决抓绒剪毛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 王新著摄

中卫县香山地区是自治区的牧业基地,以产良种沙毛山羊而著称。图为红泉公社熊家水大队熊家水生产队的社员,正在给羊只剪夏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王新著摄

盐池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试验用敌百虫药剂给羊只驱杀羊蝇幼虫,证明效果良好。图为技术人员正从羊的鼻腔、角腔等部位检出已杀死的羊蝇幼虫的残体,准备作进一步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 陈思禹摄

盛产滩羊皮毛的盐池县,积极发展滩羊生产和皮毛加工工业,不断扩大出口轻裘皮毛和仿古地毯的生产,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 吴文彪摄

头九个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收购的滩羊二毛皮达三十四万多张,比历史上收购量最高的一九五六年多四万多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陈思禹摄

银川市郊有50多户农民在市内摆摊设点,经销新鲜羊肉。每月销售量都在15万斤左右,基本满足了市民购买鲜羊肉的需要。过去,银川市国营门市部出售的都是冷冻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 陈思禹摄

同心县北部新庄集等五个乡,退耕还牧20多万亩土地,养羊22万只,1984年比1983年人均收入增加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 陈思禹摄

同心县韦州乡农民马凤德(右),1985年年初承包了乡办第二皮毛厂,并同有关厂家签订了1万条皮褥的合同。马凤德1984年养羊510只,当年用自产的羊皮加工200多条皮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 陈思禹摄

盐池县沙窝乡施记圈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王汉,推广“以草定畜”等科学养羊技术,使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人均年收入增加到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思禹摄

1991年春节期间,宁夏每天成交的羊肉都在16万公斤以上。1990年底全区羊存栏数达314万只,出栏104万只,商品率高达9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 刘海峰摄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枋和助手经过4年潜心攻关,研究出治疗羊脑多头蚴病新方法,取得显著疗效。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多发且难以治愈的寄生虫病,宁夏每年死于该病的羊只达10万多只,造成经济损失28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 刘海峰

宁夏相继在盐池、同心、灵武建立了绒山羊改良基地县,形成了有3000余只良种山羊繁育体系,改良本地区土种山羊逾10万只,改良后的绒山羊产绒量平均提高50%以上,产值累积达到5100多万元,出口创汇已近千万美元,成为宁夏主要创汇基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 刘海峰摄

银川市郊60多岁的农家妇女田春莲(右),是闻名大西北的个体规模养羊大户,羊只存栏数3000多只,年出栏羊2200多只,营业额3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 刘海峰摄

位于灵武市郭家乡的涝河桥,在1989年做起屠宰生意,1990年秋灵武市在此投资45万元,建成牛羊肉批发市场,每年宰杀羊50万只,牛3万头,骆驼500余峰,年成交额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