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改善城乡环境,连日来,我市多县区聚焦薄弱区域、薄弱部位、薄弱环节,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整治措施,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扮靓城乡“颜值”。

西固区新城镇

突出常态治和长效管

连日来,西固区新城镇组织由驻村工作组、志愿者、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清洁小队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全域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网格为单元,聚焦解决各类农村环境卫生死角和脏点、乱点,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按照能绿则绿的原则,实施“造绿地、植绿树、布绿带”生态工程,将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公共设施周围充分绿化,栽植整齐,实现绿化合围,形成景观特色。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选出一批“义务监督员”,持续对身边老百姓的不良习惯进行监督,有效助力环境提升。

建立村“两委”牵头、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引导村民破除农村卫生习惯差、乱堆乱放等陋习,突出“治”的常态、“管”的长效,以点串线、以线扩面,聚焦公路沿线、沿街商铺、村道小路、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对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倾倒、河道及沟渠白色垃圾、枯枝烂叶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形成覆盖全域的治理格局,推动形成村庄绿化、地面洁化、庭院美化、民风淳化的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发动干部群众共4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150余吨。

永登县坪城乡

紧盯重点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连日来,永登县坪城乡紧紧围绕“扫干净、拆清楚、摆整齐、除杂草、圈养禽、清沟渠”整治思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针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主干道等重点区域,加强人力、机械投入,对村庄内外进行全覆盖清理整治,从点到面、由面及片,确保村内外无乱堆乱倒、乱摆乱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眼下,正是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的重要节点。连日来,坪城乡采取政府引导、村社回收等方式,掀起了废旧地膜回收的热潮。截至目前,坪城乡清理田间地头废旧地膜8处,共1.7吨,为农田“清肺排毒”,还农田于绿色,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时,坪城乡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沿街商铺橱窗、墙体张贴的广告、条幅等进行清理整治,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针对橱窗广告治理难度大、易反复的特点,执法人员采取“点、线、面”网格巡查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对各类违规张贴的橱窗广告、条幅进行全面清理,做到随见随清、不留死角。下一步,坪城乡将持续整治村容村貌,强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上继续前行,让乡村颜值持续提升。

红古区城市管理局

扎实推进“十治”专项行动

红古区城市管理局按照“十治”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组织执法队员对辖区内私搭乱建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在开展私搭乱建整治工作中,该局通过开展多维度宣传,充分发挥APP等媒介,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争取群众支持配合,提高专项行动清理的影响力,在全区营造依法依规建设、坚决抵制违规违建的良好氛围。

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简易钢架、铁皮、彩钢等私搭乱建整治对象,该局通过对私搭乱建临时建筑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建立台账清单,确保纳入整治范围的建筑有依有据。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机制抓好监管,通过定期巡查、实时反馈等方式,发动基层民众,建立健全巡查通报机制。做好违规建筑排查整治台账,跟踪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防止违法建筑新增长,形成“不敢违、不能违”的良好局面,把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葛强 张万宏 通讯员 张赟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