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观台(ID:JINGGUANTAICN)原创

文 |惠鹏权

近日,广汽埃安的日子可以说过得相当不舒坦。

这家曾经在2023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黑马”的企业,如今却深陷舆论漩涡。先是被爆销量下滑、大规模裁员,随后又因“密集与应届生解约”等消息登上热搜,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面对种种传闻,广汽埃安迅速做出反应。然而,尽管广汽埃安对上述传言进行了逐一回复,但在新能源汽车刺刀见红的当下,其销量在2024年大幅下滑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广汽埃安的销量不足11万辆,同比降幅高达38.71%,与年销7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一销量的大幅下滑,无疑给广汽埃安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 广汽集团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面临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降。

不理想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也暴露出其在“油转电”战略转型过程中的诸多挑战。

01

埃安掉队了?

一份《广汽埃安校园招聘解约通知》的邮件,将广汽埃安送上了热搜榜。

根据邮件,由于应届生招聘政策调整,对已签订的三方协议/双方协议进行解约,并向被解约者支付5000元违约金。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密集与应届生解约”消息之前,广汽埃安还被爆出销量下滑和大规模裁员。

基于此,忙着辟谣成为广汽埃安的当务之急。

6月12日,广汽埃安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否定了种种言论,并提到,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埃安AION官方微博镜观台截图

随后在6月13日的广汽埃安媒体沟通会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又就“埃安裁员20%”这一消息进行了回应,并透露,“广汽埃安总共才7000多名员工,裁员20%就是1400人。今年企业还有几个工厂要投产,还要搞100个直营店,相比于裁员,埃安下半年要新增2000个岗位。”

只不过,就算如官方所说,皆为不实消息,甚至还在针对岗位需要进行扩招。但这家曾有着“网约车之王”称号的新造车企业,回应不了“销量下滑”。

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汽埃安全年累计销量不足11万辆,同比降幅高达38.71%。而如果按照年销70万辆的目标来计算的话,截至5月底广汽埃安才完成了年销量目标的14.3%。

不仅主品牌的销量大不如前,其高端品牌昊铂销量表现更是不足一提。

据悉,作为广汽埃安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昊铂在2024年的年销目标为5万辆。然而,在查阅了埃安近几个月的销量报告后,镜观台并没有看到昊铂品牌的销量。

销量下滑,也被外界看成广汽埃安IPO迟迟未有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谈起广汽埃安IPO的进展时,古惠南表示:“实话说当下不是IPO的好时机,整个资本市场都不好,埃安的进程主要取决于接下来的市场能不能回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自2022年8月以来,广汽埃安的高管们已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高调提到“广汽埃安的分拆上市工作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02

曾是昔日黑马

2024年,埃安风光难现,但2023年的广汽埃安,用“风光无限”4个字来形容都并不为过。

2023年,广汽埃安实现了全年超4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77%。尽管没有完成定下的年销50万的目标,但依然一跃成为我国第三大新能源品牌,且成为全球产销最快破百万的纯电汽车品牌。

而达成这一成绩,广汽埃安走了5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广汽埃安官方网站 镜观台截图

成立于2017年7月的广汽埃安,肩负着发展广汽集团纯电新能源汽车事业的重任。从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汽埃安的确没有让广汽集团失望。

数据显示,2019-2022年,广汽埃安的年销量分别为4.2万辆、6万辆、12.37万辆和27.1万辆。到了2023年更是猛增至48万辆,可以说增长神速。

只是,通过5年才成为“优等生”的广汽埃安,却在进入2024年之后,迅速跌落并失去了这一领先优势。

究其原因,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广汽埃安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至销量榜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网约车市场的深耕。然而,这种依赖网约车市场的增长模式,也暴露出了广汽埃安在产品多元化和市场拓展上的不足。

“尽管销量数字令人瞩目,但这种增长模式的‘含金量’并不高,即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这最终导致了其‘销量神话’的褪色。”一位资深汽车行业从业者表示。

根据中信证券的数据,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AION S在租赁市场的销量占比高达60%至70%,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这表明,广汽埃安的市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B端市场,而非个人消费者市场。

到了2023年,这种依赖性进一步加剧。据媒体统计,在当年85万台网约车新车中,广汽埃安以近22万辆的销量高居榜首,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特别是在广东地区,广汽埃安几乎占据了网约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一市场份额的集中度令人咋舌。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公开表示,“网约车并非低端的代名词”,并强调埃安为网约车提供的三电80万公里的质保承诺,以证明其产品的高品质。然而,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使得广汽埃安的这一优势逐渐被削弱。

随着网约车市场的饱和,以及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激烈争夺,广汽埃安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亚迪秦L、比亚迪秦PLUS EV、比亚迪E5、吉利帝豪L等竞品车型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对广汽埃安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广汽埃安在网约车市场的成功,为其带来了快速增长的销量,但同时也埋下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隐患。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依赖性逐渐演变成了“网约车枷锁”,使得广汽埃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难以自拔。

03

广汽转型之困

广汽埃安的“滑落”不仅是一个单一品牌的销量问题,而是广汽集团在“油转电”战略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整体困境的体现。

这一转型的艰难,从2023年的微增到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双降中可见一斑。

2023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50.5万辆,同比增长2.92%,且销量已连续3年正增长,并首次突破250万辆大关。

但这一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增长的疲态和转型的隐忧。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广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66亿元,同比下降18.79%;净利润12.20亿元,同比下降20.65%。

在6月6日开幕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当前汽车行业“内卷”现象严重,并呼吁“汽车行业应坚持长期主义,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同时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应推动‘油电同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镜观台截图

这意味着,在政府采购、汽车牌照、购车限制、消费补贴等方面,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应享有同等的权益。

观点一出,便在行业引发了巨大热议。而其背后隐藏的,不仅是曾庆洪对当前汽车行业“内卷”现象的批判,更是对广汽集团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

毕竟,除了新能源销量担当埃安增速下降之外,广汽集团旗下的两大合资品牌、曾经燃油车时代的“王者”——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如今也面临着销量大幅下滑的困境。

这一变化,无疑给广汽集团的“油转电”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广汽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5月汽车销量为156518辆,同比下降25.33%;2024年1-5月,累计销量为699529辆,同比下降24.51%。

本田、丰田更是呈双双下滑的态势。其中,广汽本田5月销量 31931辆,同比下降41.31%;本年累计销量为173580 辆,同比下降24.30%。广汽丰田5月销量61088辆,同比下降17.00%;本年累计销量为265928辆,同比下降27.26%。

就在广汽集团销量跌得一塌糊涂时,不管是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传统厂商,还是理想、蔚来、极氪、问界等造车新势力,在2024 年5月的交付数据均呈上涨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汽集团的“油转电”之路显得更加艰难。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定力,如何在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不断创新突围,这都是广汽需要更加深入思考的问题。

*题图来源于镜观台拍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