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泽军,从青年时起,在毛主席书法艺术的引领下与翰墨结缘,在三十多年的学习过程中边学边悟,广学百家之长,熔经典和现代为一炉,集清秀与豪放为一体,形成了别具魅力的草书创作风格。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独特的艺术之美,多次参加大型书画艺术作品展并获奖,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等中外机构收藏,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作者主张文墨双修,自2018年起先后师从孟广祥、申士海等诗词楹联名家深度学习传统文化。随着自身文学底蕴的逐步增强,特别是在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后,书写内容由毛主席诗词转向自己原创的诗词楹联

现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书法研究员、中国书画院理事、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山多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如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词《浪淘沙·北戴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词并书:《西江月·焦作工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词并书:《满江红·声讨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词并书:《满江红·四川矿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诗并书:《七律·咏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词并书:《踏莎行·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家点评】

继往开来展笔力,纵横捭阖创墨魂——记著名书法家于泽军

在这个时代,毛体书法作为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许多书法家追求的至高艺术境界。而在这其中,于泽军先生的毛体书法更是让人瞩目。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毛体书法不仅继承了毛体草书的风骨神韵,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个性创新。既保留了毛体的磅礴气势,又赋予书法新的放手写心的独家气息。

他不止于写草书,并且精通诗词原创,可以执笔写豪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正是毛体书法的精髓所在,诗人书法遂心应手,草书所成便是北海扶遥可接,天柱极高能铸的气概!观原创的《满江红•四川矿院》系列作品,可以体察得到于泽军先生的毛体书法非常注重笔墨的运用,每一笔、每一划都流露出对书法精神的敬畏和继承。一经落笔便是布局严谨,把草书写得如虬龙蜿蜒,似鸾凤徘徊,一派气韵生动,刚柔并济的好气象,充分展现着毛体书法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于泽军书法笔墨之妙,妙不可言,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左蹙右盼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力道天然,毫无挂碍,轻笔落如仙子轻舞,毫类展墨跳跃出美妙的旋律。重笔出是滚木雷石,倾雨压城让人感受惊心动魄。兴来需豁胸中气,挥毫气吞三万里!所作《毛主席诗:七绝•莫干山》、原创《踏莎行•保卫武汉》必有伟人抒怀的正大气象,笔随青山驻,墨与长江吞,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与灵魂的对话,引人深思,相当壮观。这草书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心境、一种人生。一一感受于泽军书法的魅力,就会沉浸在这浪漫而磅礴的墨香之中,留连忘返,久久难忘!

于泽军先生并不满足于对前人的书法风格的简单模仿,他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毛体书法与现代艺术原理和个人的文化修养相结合,大胆尝试我手写我心的书法表现形式。笔里有墨,墨里有笔。一挥一洒,皆是“我”的深情。他用笔墨写风中的诗,作雨后的曲,书法线条宛如悠长观世的当下思绪,在宣纸上铺陈开来,流淌着时代美的浪漫新旋律,激荡着挥洒自如的时代激情,展示着驾驭笔墨的才华与魅力,绝非书匠,必能表现出令人心动的神奇力量。

继往开来展笔力,纵横捭阖创墨魂。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保留毛体书法神韵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他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诸如《毛主席诗:七律•登庐山》、《江山多娇》等等作品,都是他努力将毛体书法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新风范的探索典范,收藏谓之珍贵,审美当是神品!

著名书画评论家 石锋202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