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庭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太监,曾经伺候过端康皇贵太妃、婉容、溥仪,耳闻目睹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皇家秘事。

他在世上度过了九十余载春秋,一生中饱尝了酸甜苦辣。晚年的孙耀庭以亲历者的身份,向人们讲述了许多封建王朝末期的太监秘闻……

末代太监

孙耀庭是天津市静海县人,出生于1902年。他自幼家贫,一家人7分地,两间房,算省吃俭用勉强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的一天,太监小德张回家乡探亲,请十里八村乡民们吃肉馅包子、唱大戏。

小德张也是天津人,小时候因家贫私自“净身”进宫当了太监,后来成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风光无限。

这种不寻常的经历,深深刺激了孙耀庭一家。他们意识到,只有像小德张一样入宫,伺候皇上、皇后才能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年幼的孙耀庭做了一个决定——净身。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连请大夫的钱也没有,只能由孙父亲自动手给孙耀庭“做手术”。之后三天,孙耀庭人事不知,发着高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他好不容易恢复过来,一个噩耗传来——宣统皇帝溥仪退位了。

辛亥革命的炮声震碎了孙耀庭的美梦。皇帝都没了,当太监还能有什么前途。一家人瘫坐在地上痛哭不已。

可是命运还是给了孙耀庭一个机会。15岁这年,他在家里一位远亲的帮助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京城,进入辅国公载涛的府中做事。没过多久,他有了辗转进宫的机会。

可是进了宫的孙耀庭发现,紫禁城远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

当时溥仪已经退位,太监的俸禄少得可怜。孙耀庭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只能勤勤恳恳地当一个最底层的小太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聪明伶俐,后来被分配到了端康皇太妃的戏班子里,生活稍微有了一点改善。

可惜命运总爱捉弄人。

1923年6月,紫禁城建福宫起火,大火烧毁了400多间房屋,以及大量珍贵宝物。溥仪愤怒不已,认为是有太监为了掩盖偷盗的罪行而故意纵火,下令驱逐太监出宫。

被赶出紫禁城的孙耀庭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神情恍惚回到家中,默默接受了命运的残忍,打算老老实实当个农民。

可是不久之后,又有人上门来请他进宫了。原来宫里人手不够,端康皇太妃想起了戏班里的孙耀庭,就下令找他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的悲剧

这一次,孙耀庭很幸运地被分到了皇后婉容的储秀宫当差,走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婉容对待下人温和友好,但是孙耀庭依然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

紫禁城那么小,头顶上的蓝天永远是四四方方一小块,规矩也很多,做事需要处处小心。

在伺候婉容的日子里,有时候需要夜里值班。

孙耀庭时常犯困,但是又不敢睡觉。因为宫里有规定:“有不勤慎坐更磕睡误更者,重责四十仗。”四十仗打下来,不死也得落个残疾。

后来,一个老太监传授给孙耀庭一个秘诀,就是在鞋子里藏几个苍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苍耳多刺,放在鞋里会产生很强的刺痛感,不仅能让人瞬间清醒,而且能保证走起路来也不会发出声响。孙耀庭照着这个法子做了,果然值夜的时候没再打过瞌睡。

这样的日子如此煎熬沉闷,看起来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一般。直到1924年10月23日,紫禁城的末日终于到来。

冯玉祥在景山上架好大炮,逼迫溥仪出宫,彻底终结了封建帝制。

孙耀庭帮助婉容收拾金银财宝、文玩字画、随身衣物,默默地走出了御花园后门。大清终于亡了。依附在这具残躯上的太监,也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抱着荣华富贵梦想进宫的孙耀庭,还是没能如愿以偿。他孤零零地回到了天津静海老家,放佛在紫禁城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干不了重活,孙耀庭只得靠兄弟接济度日,饱受世态炎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给了孙耀庭一个管理寺庙的工作,每月工资35元,保障他的基本生活。

1996年,孙耀庭逝世,终年94岁。他的离世,标志着太监这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一类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