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场仪式,用来彰显君王所取得的成就,这场仪式就是泰山封禅。从秦始皇开始,历朝历代也有着不少皇帝前往泰山封禅,比如汉朝的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唐朝的唐高宗和唐玄宗等等。而这一场宏达的仪式在宋真宗封禅后,再没有皇帝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山封禅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封”和“禅”。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建造圆台用来祭拜上天,增泰山之高以标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建造方坛用来祭拜大地,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这种用来彰显帝王功绩的仪式,后世之人普遍认为秦始皇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如果加一个前提,说是建立皇帝制度以来,秦始皇确实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这样的说法就没错。但是并不是说他就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泰山封禅的人到底是谁?

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就提到秦始皇之前的泰山封禅。

当年,齐桓公建立一番霸业,与诸侯在葵丘会盟。当时的齐桓公自认为功绩了得,因此想要去泰山封禅,于是向管仲询问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仲说起过去的典故,称古代有72人在泰山封禅,比如无怀氏、伏羲、神农等等,一直列举到周成王。

由此可见,在春秋之前,封禅这种仪式就已经存在,也已经说明秦始皇不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至于说谁是第一人,也没有明确说明。

虽然《史记》中明确上古帝王泰山封禅这件事,但是到底谁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还是不清楚。要知道,当初汉武帝为了封禅,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当时的太史令可谓是竭尽全力搜集史料,保障汉武帝封禅的正确流程。后来因为生病,没能亲眼见证汉武帝泰山封禅,成为司马迁父亲一辈子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件事让司马迁印象深刻,因此他在编纂《史记》的时候,必然也是竭力搜集泰山封禅的史料。然而,哪怕如此,司马迁在其中开篇是这样写道:“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厥然湮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也就是说,司马迁也不知道封禅第一人是谁。

就连汉朝的司马迁都无法得知谁才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更别说距离汉朝两千多年的现在了。

如今后人所熟知的这一场宏达仪式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到后来,泰山封禅直接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只有做出一番功绩,才会去泰山。一直到宋真宗时期,彻底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标准,造成后世皇帝再也没有人愿意前去,最多只是前往泰山举行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泰山封禅第一人无法得知,但是最后一人确实是十分明确的,宋真宗能以如此方式让后人牢记也算得上是一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