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陕西日报消息,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日前该厅印发《陕西省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规划(2024—2030年)》,促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规划》提出,陕西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不断完善、能力不断提升、体系不断健全、工艺不断优化、监管不断强化。陕西省已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化、资源化、专业化,未发生大面积抛弃病死畜禽或病死畜禽产品流向餐桌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2014年至2022年,陕西省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45.31万头,病死畜禽进入无害化监管的数量逐年增加,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目前,全省已建成14个专业无害化处理中心、54个县级收集存储转运中心,配备病死畜禽专业收集车辆58台。全省专业社会化服务无害化处理中心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100%覆盖,企业处理产出物转化率达到28%。

《规划》明确,至2030年,全省共建设20个专业社会化服务无害化处理中心,每个设区市建设1个至3个;共建设800个收集暂存点和中转站,每县建设5个至10个,基本实现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规范化处理。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专业社会化服务无害化处理中心,原则上每设区市至少建设1个专业社会化服务无害化处理中心。至2025年,西安、汉中、商洛、铜川建成市级专业社会化服务无害化处理中心。至2026年,每县(市、区)建设至少5个具有统一标识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点或中转站;30%的规模养殖企业自行建设病死畜禽暂存点;至2030年,50%的规模养殖企业自行建设病死畜禽暂存点。

在加强监管能力体系方面,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保险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至2026年覆盖30%规模养殖企业,至2030年覆盖50%规模养殖企业。严格无害化处理标准体系。设置无害化处理功能区。

编辑 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