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其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其昌

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和平大会上,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赴会时,带了一批香槟酒,在记者招待会上受到了外国客人的高度称赞。回国后,总理指定该香槟酒作国宴用酒。说到这些香槟酒,就不能不提一个名字,那就是郭其昌。

郭其昌是国内第一瓶干白和干红的缔造者。郭其昌,原籍江苏镇江,1919年6月15日出生于北京,1946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1947年10月进入青岛啤酒厂所属美口(Melco)酒厂工作,先后担任技师、代理科长、厂长。

1959年4月3日,“美口酒厂”改为“青岛葡萄酒厂”;1963年,青岛白葡萄酒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1954年的春天,注定令郭其昌永远难忘。

郭其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其昌
1979年,法国。郭其昌(左四)和中国葡萄酒考察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法国。郭其昌(左四)和中国葡萄酒考察团

某一天,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两位工作人员找到他,摒退他人后对他讲:“有项政治任务需要你厂配合。三天内提供数箱香槟酒,勿出差错,三天后来取货。请辛苦一下。”

郭其昌迅速组织老工人分成两班,昼夜不停赶工,郭其昌作为负责人更是家也不回,倦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下。第四天一大早,一板车香槟酒按时保质地送了出去。

得知这批香槟酒被总理在国外招待客人后,郭其昌的心中难以平静:“关键时刻能为国争光,这是我进入酒界之后受到最大的一次启发,也成为了我热爱这个行业的开始。”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酒行业干出点儿成绩来,为国家争取更大的荣誉。”当时,由于酒厂厂房、设备所限,酒的产量并不大。当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批示:“厂子小,可以建大一点嘛!”

1956年,国家投资100多万元扩建新厂,设计生产能力1000吨,比提前翻了数番。

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青年专家,郭其昌于1957年2月被轻工业部派往越南河内酒厂援助,改进其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解决河内酒“喝了头疼”等问题。其间,郭其昌受到胡志明主席的接见,获得奖章和奖状各一件。

接下来,他被轻工业部糖酒工业管理局通知调任到新成立的部属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这是我国唯一从事酒类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所。

1979年,郭其昌(后左二)和成功研制中国第一瓶干红的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郭其昌(后左二)和成功研制中国第一瓶干红的团队

1975年,在广交会上、郭其昌发现了一个迥异于国内葡萄酒产业发展方向的趋势,那就是国外的葡萄酒生产国开始以干型酒为主。接下来,他通过发酵所向中央打报告,希望完成国内葡萄酿酒由甜转干的科研项目。

在随后的1979年,中国第一瓶龙眼干白在河北沙城问世;1983年,中国第一瓶干红在河北昌黎研制成功……在那时,我国的消费者还不懂欣赏干红和干白,郭其昌经常遇到的情形是:有人喝了一口干酒,撂下了一句“发酸了”的评价。

时过境迁,干红干白现已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餐桌酒水,但是郭其昌却已经不在。郭其昌是在2011年6月20日、在北京去世的。此去经年,如去愿郭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