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枝绿叶果儿长,甘甜清香任品尝。走进赤峰市林西县五十家子镇头道湾子产业园区的彩椒种植大棚,种植户们正在忙着栽苗、铺膜、覆土、喷药……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排排彩椒苗整整齐齐、生机勃勃。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彩椒苗迎来移栽好时节。连日来,种植户们抢抓播种黄金时段,紧锣密鼓推进彩椒苗移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户在大棚里栽种彩椒苗

62岁的菜农王义文蹲在垄间,手上插秧的动作不停:“我就是五十家子村的村民,像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哪里肯收啊,农忙时节来园区里帮着插彩椒秧,每天有一百五十元的收入,不少咧,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心里美呦!”

如今蒸蒸日上的“致富园”曾经却是个闲置园区。“头道湾子产业园一大部分温室大棚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配套产业园,之前都是贫困户在经营,随着人口年龄不断增大,部分脱贫户没有劳动能力,大棚闲置较多。”五十家子村党总支书记崔永军回忆曾经的“老大难”园区直摇头。

2024年,五十家子镇积极开展精准定位招商,加大产业园区盘活力度,引进山东寿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下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同时大力推广“企业+农户”销售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彩椒“订单式”种植,建立健全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通过“保底价兜底、市场价收购”的方式,降低种植风险,使“种有定向,销有方向”,最大程度保障种植户基本收益,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从栽秧到丰收,预计100天,我今年跟着曹技术员一起种了两个棚,又有订单预定,全程有保障。”畅想今年彩椒丰收的火红日子,种植户袁树祥的脸上洋溢起满满笑意。

说起被村民们亲切称为“曹技术员”的曹振祥,既是头道湾子产业园区的负责人也是彩椒种植的技术员,他种植彩椒已有七年的经验了。“现在大棚种植的彩椒苗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种的是红色和黄色两种,预计每个棚可产5000斤左右,市场上的价格在两元至十五元之间经济效益比较可观。”曹振祥介绍。

“有了曹技术员的示范和帮忙,周边的菜农也纷纷加入了‘椒’友大队,种植规模由原来的二十个棚区扩大到现如今的五十个,每个棚净利润能达两万元,大棚的租金也水涨船高,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说,村集体经济也随着增加,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五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崔永军连连赞叹。

据悉,头道湾子实施农业产业园被“订单彩椒”全面盘活,每年为五十家子村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受益脱贫户10余户,同时为20余户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小小的彩椒成为了菜农们致富增收的法宝,一座座温室大棚承载着产业振兴乡村的夙愿。

据了解,彩椒种植产业只是五十家子镇盘活低效资产,带动村民致富的一个缩影。该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紧扣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订单”式彩椒产业种植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为村民开辟出一条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致富之路。(杨玉婷、董欢欢)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