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摸一下文物,工作人员连忙阻拦,老人却红着眼眶说:“当年是我背着它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976年,一个秋日的清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大门缓缓打开,迎来了又一批前来参观的游客。在众多参观者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步履蹒跚地走进来,目光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

这位老人名为谢宝金,他不仅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更是一位曾经参与过伟大长征的红军战士。

在那个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年代,正是像谢宝金这样的红军战士,以他们的坚毅、勇敢和牺牲,用血汗和生命铸就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而今天,谢宝金老人带着对那段历史的深深记忆,来到了这座博物馆,希望能够再次见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和物品。

谢宝金老人慢慢地走到一件展品前,那是一件破旧的手摇发电机,上面沾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斑驳的血迹。他伸出手,轻轻地触摸着手摇发电机,仿佛在回忆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看到谢宝金老人正抚摸着展品,连忙上前阻止。他轻声地说:“老先生,请您不要触摸展品,以免损坏。”

谢宝金老人转过头,看着工作人员,眼中闪过一丝沮丧。他缓缓地收回手,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当年,是我背着它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如今,我只是想再摸一摸它,感受一下那份熟悉和亲切。”

工作人员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他看着谢宝金老人那满是沧桑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和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围的游客被谢宝金老人的话语所吸引,他们纷纷聚拢过来,怀着敬意聆听这位老战士讲述那段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历史。

谢宝金老人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虽然因岁月的侵蚀而略显沙哑,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力量和情感,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经历的深刻。

谢宝金老人在矿区讨生活时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贵人见谢宝金身形壮硕便说:“红军缺你这种壮汉,跟我走吧,我们一起为人民讨公道”

跟随参军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个贵人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谢宝金因为他壮硕的体格成为了加强连的一名战士,他负责保护队伍里最为重要的电报机和手摇发电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娓娓道来,讲述着长征路上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呈现在听众面前。他讲述了红军战士们如何在严寒刺骨、饥饿难耐依旧挺直了不屈的腰杆,勇往直前。

他讲述了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存环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是如何坚守着心中那份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志。他们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决心,一步步跨越了重重难关,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听着老人的讲述,周围的游客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战士们们的英勇和坚韧。他们被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动,纷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谢宝金老人的讲述结束了,他看着周围的游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那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永远不会被遗忘。”

老人的话语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听众的心中,他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宝金老人离开了博物馆,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和坚定。而这座博物馆也因为有了这位老红军的故事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座历史的陈列馆,更是一个传承不朽精神的圣地。它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一个活生生的课堂,让每一位访客都能深入了解那段充满挑战和牺牲的长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