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又有专家质疑、“炮轰”国产汽车了。还是老惯例,先听听专家怎么说!后面,咱在论证几番,外界还算普遍的观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沈进军,主要是在“炮轰”国产品牌,而且是所谓“新能源”赛道的——电池能源、电机动力汽车,可以说是 电池车,或者简称 电车

外界倾向于的理解是,再次有专家“炮轰”国产,大概可以列为两个重点:

第一、电车已经“变味”了;

第二、低价内卷不合法了

先别急着“怼”专家!尤其是“电池车”用户,这位专家的话很直,但确实值得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同样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期间(2024年6月14日-16日),还有另一位“专家”,借着公开调侃的态度,直接“炮轰”了一次,国产汽车“插混”电车:

“天天呼吁禁止燃油车,结果现在造的插电车,油箱比燃油车还要大!”——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 贾可

之前的那位专家 贾可 “炮轰”的几点是:“电车 背个 大油箱”、“无序内卷 是在破坏 有序市场”、“纯电”汽车 增量呈现 疲态、背个大油箱的“插混”增长明显,电车“油化”

随后,另一位专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沈进军,则公开提到了以下几点:

汽车以旧换新、升级成了“内卷”的价格战、自己最早喊出来的油电同权,汽车厂商 缺少的 营销创新、品牌厂商 经销商 诉求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

身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会长 的专家 沈进军 也认可了,在成熟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竞争 是 很普遍的、属于 企业竞争 最基本的 手段之一。

但是,国产汽车“价格战”不一样了,而是另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去年谈“价格战”,今年又谈“内卷”。

本质上,国产汽车的“价格战”看上去很猛,却是生产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那么,怎么解决 国产汽车 生产和需求 的严重失衡?

专家 沈进军 表示:避免无序“价格战”的关键点,需要各品牌汽车厂商“联手”,将生产节奏、销售节奏“匹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 沈进军 认为“供需失衡”,所以才导致了“低价竞争”……这里 不能完全认同 !

首先,供大于需 确实有可能造成 低价甩卖,但 供低于需 也会 造成“ 高价竞得”:供需平衡是个目标点,但在现阶段的节点,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无序” 就是个 核心点。

其次,无论互联网科技“赋能”的越界“加料”,比如各类共享单车、各类社区团购等,还是传统企业公司或厂商机构“商战”,都会主动释放“低价竞争”的恶性毒药出来。

这就是我们应该已经耳熟了的、所谓“无序竞争”最直接的显现:搅起一坛浑水,撒下“无序竞争”的毒药,以求能够“毒掉”竞争对手。

可实际上,很容易连同“自身”,也跟着被“毒掉”了……更别为祸更广的殃及池鱼了。

说白了,现阶段“电池车”肆虐的局面下,也一样!更多是厂商主动“低价竞争”,无非是通过所谓“内卷”、一股脑的“卷死”竞争对手。形成巨头垄断、自己做“寡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也见识过了,自称“厚道”打着“性价比”旗号的,某些个“劣质组装的 贴牌手机”,在此前重科研的华为“受限”期间,又是怎样一地鸡毛、遭到美国苹果iPhone绞杀的?

事实上,依靠电机驱动的电池车,甚至比内燃机的油车出现更早!

现阶段,电池材料于技术、电量快充与管理、电控系统等方面,提升了几个台阶,以及“石油资源风险”等多重因素下,推动了电车“死灰复燃”重新走向市场的局面。

但,还是很难否认的一点在于:

现阶段的电车,还是明显受制于“木桶效应”——电池“短板”:无论是电池的制造或者回收分解、还是电力资源的“真没有那么绿色”,都是坑~

很多具备科技权威的观点都提到,相较于油车内燃机“排放”而言,现阶段 电车“集中污染”更不能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定程度上,电车可以作为汽车产品的分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作为个别比油车更适合场景的替代之一:比如,长期的短途行车。

因此,狂吠不止的嚎叫什么“替代”,本质就是“非蠢即坏”的典型。

第二、

电车已经“变味”,还是要提“竞争”……

不过,身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会长 的专家 沈进军 强调:竞争是正面词,但是要公平、依法的竞争。这个“卷”可能没有依法——即,反不正当竞争法!

很显然,相对于比较受行业认可的“卷质量”拼技术而言……

某些个厂商,一边拿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合理补贴,一边却在占据产业优势后,肆虐的“低价内卷”,不合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点,还是比较认可“专家”沈进军 观点的:毕竟,更利于产业发展的“卷”质量、“卷”技术,遭淘汰的是“纯组装”、浑水摸鱼的。

可,极个别搞出了“无序”低价内卷的厂商,要么是占据产业优势的、要么是通过资本加持的。

恬不知耻喊着“让利于消费者”的口号、近乎疯狂的“低价内卷”,无非是为了“搞掉”竞争对手……以保住自己所谓的“行业巨头”、“寡头”地位而已!

这合理吗?这合法吗?这公平吗?

当然了,就像“雷不群”劣质组装机的“猴米手机”不缺销量那样,毕竟 其高管 都喊出了“Diao”丝,总是占很大数量的。

因此,无论通过一些明目张胆的减配减质,还是仗着产业资源的优势“内卷”清场,只要有“便宜货 的骨头”丢出来、就不缺拿着“性价比”安慰自己的,叼起来喊“真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 贾可“炮轰”:天天呼吁禁止燃油车,结果现在造的插电车,油箱比燃油车还要大!

专家 沈进军 则表示:

他今年也参与了美国汽车经销商大会,“他们都说2023年非常好,赚得是盆满钵满!全世界的汽车价格,都是在向上走!而我们中国的汽车厂商,却“内卷”得 向下走?”

因此,基于种种,身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会长 的专家 沈进军 喊话,电车已经“变味”了、低价内卷不合法了,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尽管并不排除存在部分“利益化”的成分,比如专家 沈进军 就同时公开表示 “自己想 重整 二手车 市场”等等……

专家质疑、“炮轰”国产,未必完全不能理解,还是有些可以理解的,难道不是吗?

我们似乎陷入了某种“怪圈”,总是见不得对国产的批评,这显然才是“最危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