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上海启动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以来,徐汇区紧跟部署要求,不断完善区内已有的政策体系,致力于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在徐汇投资发展信心。徐汇汇集了137项政策、出台17个惠企新政,全区151名服务管家走访企业5800余次,为1961家重点企业送上专属服务包,有效解决了660多个企业核心诉求。

2024年,徐汇区再度引领风潮,在全市首推“重点企业服务包PLUS计划”,标志着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该计划通过搭建“管家+专家+机构”的紧密合作链,采取“诊断+服务+评估”的创新模式,以及构建“人才+技术+平台”的综合体系,为徐汇重点企业提供更高能级“一企一服务包”“一企一管家”个性化服务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项项定制化“服务包”,由区领导领衔担纲,覆盖区各产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招商营商人员等在内的“服务管家”们陆续交到徐汇重点企业手中。其中,既有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制定的具体解决方案,也有根据企业发展定位提供的普惠政策集成。

例如,区投促办联合区文旅局,聚焦新引进文创产业细分领域重点企业名单,在精准匹配惠企个性化政策的基础上,联动企业所属徐家汇经发公司走访,现场面对面为企业宣讲首店首发适用的产业政策、优质办公载体和区域文创资源禀赋优势,就企业提出的各方面问题需求提供一对一辅导。其中,“服务包”人才服务PLUS,通过多部门联合服务模式,提供落户、安居、教育、医疗“量身”服务。

对于企业面临的特定挑战,如应对盲盒经济中的法律风险,徐汇区迅速行动,借助“服务包”专业机构PLUS,集合市场监管局等专业资源,通过法治赋能座谈会及案例分析,有效提升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精准回应企业的专业需求。

徐汇不仅针对性地解决重点企业个性问题,同时关注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诉求,推动个性化政策转化为普惠性政策,从而有效解决同一行业、产业的企业共性诉求,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切实做到政策精准直达、服务便利获取、诉求高效办理。

在助力大模型创业公司应对算力紧张、要素成本高的问题上,徐汇凝聚区投促办、区科委等服务企业力量,共谋划策,主动对接,梳理AI大模型企业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从引导产业升级出发,充分吸纳企业意见,出台全市首个大模型专项政策——《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同步迅速实施算力补贴等方面政策支持,有效推动和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生态集聚。

随着“重点企业服务包PLUS计划”的深入实施,徐汇持续强化政策供给与创新,不断释放政策效应,增强企业在徐汇扎根的信心,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也将持续跟踪重点企业、政策需求、难点问题,动态调整丰富企业、政策、诉求三张清单,不断迭代优化服务内容,确保服务包能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区投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杨宜修

编辑: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