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市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中,有一片百亩水稻田。夏至临近,这里即将完成插秧,将再添“固伦稻香”都市农业新景观。

早上8时,记者从25号门进入温榆河公园,一路都是山桃草、金鸡菊等盛开的花卉。穿过一大片玉米地之后,绿莹莹的稻田展现眼前。

好几位师傅穿着胶鞋、撸起袖子,正弯腰插秧,一棵棵碧绿的小苗被利落地插进水塘里。“这几块稻田总共100多亩,基本是机器插秧。”一位师傅告诉记者,今天是在人工补秧。

朝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百亩水稻采用的是小站稻优质品种——天隆优619。该品种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农业农村部金奖的粳稻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更适宜在首次播种的地块种植。不远处的玉米地有个好听的名儿——“阳光味道”,今年春播种了70余亩糯玉米,选用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农科糯336复合型(糯加甜)鲜食玉米品种,将形成赏食兼顾的都市农业新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榆河公园横跨朝阳、顺义、昌平,是本市规划建设的最大“绿肺”。在这里,想欣赏田园风光有好多去处可选。仅在温榆河公园核心区的孙河乡,就建设了470亩高标准农田。

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李丽霞介绍,公园持续探索“多元种植+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就拿温榆河公园示范区西园的“芸上梯田”农业景观来说,油菜、油葵开花时汇成金色溪流,成为热门景点。温榆河公园一期的“固伦稻香”农业景观也初具雏形,下一步,公园将与教委、学校等单位合作,开展研学和科普项目,让更多孩子了解农业知识。

下一步,将挖掘农业的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拓展农业特色种植场景,遴选农业地块和种质资源,营造小而美的都市农业景观。

来源:北京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