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 石绍琪 临沂报道

亮相国宴、登上央视龙年春晚、欧洲皇室采购……瓷器这一中华文明瑰宝,在临沂市罗庄区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下,屡屡惊艳世界。

一炉窑火燃千年。4500年前,第一簇窑火在这里燃起后,逐渐将这座小城塑造成一座江北瓷都。如今,传承与创新的窑火正旺,罗庄陶瓷跋涉在新征途中。

把餐具做成艺术品

这里的日用瓷惊艳国际

临沂市罗庄区银凤陶瓷博物馆一楼展厅内,一组蓝白相间的宴会用瓷摆在显眼位置,牢牢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这组名为《蒙山情》的瓷具,曾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亮相。瓷身中间,淡雅的水墨笔触勾勒出蒙山的壮美秀丽。据设计中心主任王丽梅介绍,这组瓷器参照国宴用瓷设计思路,搭配精美的摆台,展现罗庄陶瓷的文化底蕴以及精湛的创作技艺和制瓷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相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瓷具

展厅内,与这组瓷具一同展示的皆是频频惊艳国内外的精品。登上央视龙年春晚的“五龙戏珠”春盘、北京奥运会限量礼品瓷、APEC官方机构合作限量瓷、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宴用瓷,还有被选为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用礼品瓷、英国女王诞辰礼品瓷。

“我们像艺术创作一样对待这些产品,从器型到装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论证、琢磨、修改,甚至连图案的每一笔走线都要进行讨论。”王丽梅说,银凤瓷器不仅做到功能与美观统一,更有科技与艺术融合,这是对设计水平和生产技术的双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相国宴场合的银凤陶瓷

目前,银凤陶瓷所生产的日用陶瓷产品主要包括白瓷、骨质瓷、炻瓷、银玉瓷、艺术瓷五大系列,在业内创造了多项第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航空瓷和宾馆瓷生产基地。“特别是我们的骨质瓷,经高温烧制与低温釉烧而成,瓷器白度高、声音清脆,更有光泽感。”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祖坤,手托一柄素色茶壶,用手电筒自内向外照射,壶身顿时显得晶莹剔透,不见一丝杂质。

沂蒙山里的“银凤”,“飞”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耀眼成就,是罗庄陶瓷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上央视龙年春晚的“五龙戏珠”盘

“在全国的陶瓷版图中,没有罗庄是不完整的,提起罗庄也一定离不开陶瓷。”把30多年青葱岁月献给陶瓷事业的罗庄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李继葆,把陶瓷视作罗庄的灵魂之一。

被业内称为“江北瓷都”的山东临沂,是全国陶瓷重要产区,而罗庄聚集了全市陶瓷产业近80%的产能。李继葆说,曾一度有不低于8万人的外地从业大军,在千条百线的罗庄陶瓷产业链上忙碌,近三分之一的罗庄家庭收入与陶瓷挂钩。“现在许多外地人来到临沂,评价这里有南方城市的影子,但最初人们是用这句话来形容罗庄的,说明罗庄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临沂。”

日用瓷与建筑瓷并行

产业之树硕果累累

陶瓷被称为水、火、土的完美结合。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土”,大多由黏土、石英砂、长石组成。黏土就像是陶瓷的“肌肉”,方便在烧制前塑形,石英砂则起到“骨架”的作用,赋予陶瓷一定的强度,而长石更像是“黏合剂”,既能降低烧制温度又能让陶瓷成品更致密。

有别于日用瓷在设计、制作环节的繁杂,建筑陶瓷就像其产品一样直白简洁。在山东华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志强陶瓷生产车间内,一排排传送带上平铺滚动着洁白透亮的地板瓷砖,路过头顶的喷墨机,机械臂一压一按,经过多轮加工,图纸上的流水纹样被原模印上了砖身。

“我们现在主打生产90cm×180cm的陶瓷板,经过研发后,不仅可以做出市面上的效果和品质,砖面还可以呈现无限连纹,工艺上还做了超级防滑、超耐磨处理。”公司总经理许海洋说,2017年这里就上新高档陶瓷薄板项目,这是江北地区首家迈入这条赛道的企业,目前已可生产厚度仅有5.5毫米,可做电视背景墙、外墙干挂的陶瓷岩板。从工装到家装,志强陶瓷已远销东南亚、大洋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出现在更多的空间领域。

许海洋与建筑陶瓷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00年。彼时,广东佛山建筑陶瓷已在业内崭露头角。有悠久制陶历史和技艺的罗庄嗅到了新的机遇,着手上马建筑陶瓷生产线。据许海洋回忆,仅在2000年到2004年,建陶行业就新上60多家企业,成为罗庄区陶瓷产业的重要力量。其后10年间,企业不断更新生产线,追求产量和规模,让罗庄一度成为全国内墙砖产量最大产区。

“在其他产区,你很难见到日用瓷和建陶在同一地方发展得旗鼓相当。”李继葆说,江西景德镇主打艺术陶瓷,广东佛山以建陶最为出名,而罗庄不仅日用瓷声名在外,建陶产能也曾在全国举足轻重。

“罗庄最鲜明的优势就是物流成本。”李继葆认为,罗庄依托“物流之都”临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低廉的运输成本,足以抵消从外地进口原料的成本。“而且建陶企业聚集带来上下游配套企业布局,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也是罗庄产区在多次行业‘内卷’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传统产业奔向新“跑道”

谋求差异化发展之路

一度成为全国内墙砖产量最大产区的罗庄,在建陶产业发展的路上其实并不平顺。由于布局散、环保转型、市场需求等现实,这个产业从130余家企业缩减到现在的9家。

“引导一个地方形成完整产业链不是一件易事,罗庄的建陶行业前期是自由生长,存在追求量大、低价、忽视质量的短板,长此以往对产业发展肯定是隐患。”李继葆认为,转型升级虽然带来阵痛,但是对产业的良性发展来说是契机。为了加快陶瓷产业的复苏,罗庄区引入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把这个传统产业带上了新的“跑道”,向着高端化、数智化迈进。

“现在回看,如果不狠下心来改造提升,往后只会被淘汰得更快。”许海洋认为罗庄建陶行业走到今天,必须要走差异化之路。“随着国家对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建材需求增长。受绿色建材市场发展的刺激,志强陶瓷生产的陶瓷板代表着建筑陶瓷向薄型化、轻量化的转型升级。”目前,志强陶瓷每月都会推出迭代产品,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扩展多功能型岩板品种。

一家名为“画漫天”的艺术陶瓷公司,在差异化发展上也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跳开传统烧制工艺,他们直接瞄准高难度的手工陶刻砖,雕刻兼具“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特点的建筑艺术陶瓷。除人工刀法雕刻外,还借助机器刀工技术,在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近百人设计师队伍运作下,成功推出了可做沙发、电视背景墙的彩雕、3D喷墨、5D动感图,餐厅、客厅用的陶瓷地拼花等上百种产品系列。“经过深加工后,原本20元左右的800mm×800mm地板陶瓷,平均每片定价能在100元以上,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画漫天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山介绍,他们已在全国布局500多家专卖店,形成了“文化创意+陶瓷创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漫天生产车间内,借助机器刀工技术在岩板上“作画”

罗庄建陶积极求生,日用陶瓷发展依旧宛如一棵“常青树”。在海外市场声名远扬的银凤陶瓷如日中天,登上龙年春晚后还将与央视开展深度合作。“我们正逐步将市场由欧美转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并由出口转入内销,深挖国内市场。”陈祖坤说。

2020年12月,商务部认定罗庄区为“国家级日用瓷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罗庄区政府办公室发布的《推动罗庄区日用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打造100亿级日用瓷产业集群,形成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主导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