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 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引导群众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集资,6月14日,新疆巴楚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社区、街头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主题普法宣传系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楚县巴楚镇友谊路社区巴楚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干警通过宣讲、现场解答法律问题等方式,向现场群众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和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提醒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一定不要盲目轻信,贪图高利润,遇事多与儿女商量,避免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

在巴楚镇菜市场门前,巴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艾沙·哈孜结合审判工作中遇见的非法集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向过往群众讲解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常见套路,释明参与非法集资的危害,呼吁广大群众坚持做到面对高息“诱饵”不动心、识破非法集资的“真面目”,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念,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同时,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重点宣传了新型非法集资形式,如民间投融资中介、网络借贷、私募基金、第三方财富管理、养老、涉农、解债等,特别是一些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落实政策”旗号,利用虚拟货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新概念的非法集资骗局。

防范非法集资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下一步,巴楚法院将继续履职尽责,对非法集资案件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良好法治氛围。

风险提示:非法集资四部曲

  第一步:画饼

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块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吊”起来,让其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非法集资人一般会把“饼”画大,尽可能吸引参与人眼球。

 第二步:造势

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礼堂进行,其场面之大、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

 第三步:吸金

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第四步:跑路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